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原创]登绝壁公路 走晋陕峡谷 攀华岳顶峰 23天5000公里饱览豫山陕风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因为门票免费发放,每天有很多人排队领取,排在后面的人往往浪费了很多时间结果没领到票。因此网上的攻略是:花20元买一张珍宝馆的票,很快就可以进去。还有攻略说不要请导游,那个费用太高,建议花30元租一个耳机式录音讲解器一边看一边听。
  我们到达博物馆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门口正在排队领票。好在队伍并不长,不到几分钟,我们就领到了票。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典型的藏品分为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等八大类。除此之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这些藏品总共分成四个展馆展出。

  我们主要在一二层楼参观其中三个展馆。
  博物馆中的游客不少,很多都是旅游团队的,因而一波一波人群中,都有导游跟随讲解。我们幸好既没买什么20元的参观票,也没租用什么讲解器,跟着人群听导游讲解就很好了。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2597.jpg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该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博的馆藏果然丰富。从陶瓷器看,有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到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尤其是一些唐三彩制品和宋青瓷制品的制作工艺堪称精美绝伦。
  金银玉器方面,新石器时代的玉人头、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战国时代的金怪兽等都是罕见的古代精品。

  而青铜器则是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等。其中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商代的四足鬲、西周凤柱斝、西周的牛尊给人印象深刻。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三万七千件馆藏文物中,据说有十八件国宝级文物。在听导游的讲解时,我问一个女导游:我们今天能否看到这十八件国宝级文物?她说:据她所知:我们今天只可能看到一两件真品,其他国宝级文物展品,有的锁起来了,有的出去巡展去了,但是这里也有几件复制品。
  看来免费的午餐吃的也不是那么舒服的。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1142311.jpg

兽首玛瑙杯于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属唐代窖藏,被评为国宝级文物。被誉为陕博镇馆之宝。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陕博有些国宝级的文物是很值得一看的稀世之宝。其中被誉为陕博镇馆之宝的兽首玛瑙杯就是我翘首以盼的。
  兽首玛瑙杯于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属唐代窖藏,被评为国宝级文物。其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这件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

  我只见过兽首玛瑙杯的图片,以及介绍文字:
  “这件玛瑙杯,玉师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兽头,把纹理竖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天衣无缝。兽首圆眼、大耳、双角,其形似牛非牛,目视远方,眼神炯炯有神。作者巧妙用俏色技巧,将兽眼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兽头上下的肌肉,仅寥寥数刀,已是入木三分,生动传神。两只角粗壮有力,几度弯曲,富丽多色,凝结着力量和生命,显示着强烈的动态美,两耳高高竖起,微微内收,仿佛聆听世间的声音,整个杯的造型与动态,描述了全神贯注,飞驰疾奔的猛兽向前突冲的一瞬间,曲尽其妙,令人心动。
  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此外,还有1981年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1968年陕西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皇后之玺玉印等据说都是难得一见的国宝。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里也展出了一件国宝三彩骆驼载乐俑,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
  三彩骆驼载乐俑通高58厘米,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名男女或坐或站,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中间有一站立女子正在歌唱,这好像是一个流动演出团。
  这七个人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而那位唱歌的女子,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活。
  很显然,这只是一件复制品。但从这件陶俑上,参观者能感受到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繁荣。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1144060.jpg

 


  展厅里也展出了一件国宝三彩骆驼载乐俑,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
  很显然,这只是一件复制品。但从这件陶俑上,参观者能感受到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繁荣。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里展出的一把青釉提梁倒注瓷壶吸引了许多人目光。

  导游说:十八件国宝中,只有这一件真品今天展出来了。
  这把青釉提梁倒注瓷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这件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的倒灌壶,壶身呈圆形,盖、梁、身连为一体。象征性的壶盖为柿蒂形,提梁是一只伏卧着、圆眼短嘴的凤凰。壶嘴为一张口侧卧的母狮,一只幼狮正在腹下吮吸乳汁,非常生动,活泼可爱。壶身饰有凸雕的缠枝牡丹花,下饰一周仰莲瓣,纹饰简洁明快。壶底部中心有五瓣梅花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为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所以底部虽有孔而不会漏。这是利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反映了工匠艺人的睿智巧思。这件壶釉色呈橄榄色,属于“耀州窑”的产品。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八大名窑之一,它始于唐,兴于宋,衰落于明,以生产工艺精湛的刻花青瓷驰名中外。刻花技艺是先用刀具垂直刻出纹样轮廓,再在纹样旁用刀具斜刻,并剔去倒痕中的底泥,使纹样微凸,然后施釉烧制。成品花纹清晰,层次分明,釉色晶莹透亮,有很强的立体效果。这件青瓷刻花倒灌壶实为耀州窑一件罕见的珍品。

  后来我们在西安的街上闲逛时,到处都有这种仿制的青釉提梁倒注瓷壶卖,价格从30元叫到80元不等。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1258441.jpg

 

 青釉提梁倒注瓷壶是陕博18件国博级真品文物中唯一对免费参观者开放的展品。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草参观完毕之后,本欲打算到地下展室看看唐墓壁画馆和丝绸展览。走到近前一看,门票竟然要200元一张,而且今天已过了开放时间。

  看到这个惊人的价格。我想,昨天在乾陵看见的章怀太子墓等几个陵墓的壁画可能就不是真品了。因为所有的介绍都说陕博的唐墓壁画主要有章怀太子墓出土的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阙楼图、仪仗图、宫女图等。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的小吃在国内不算最有名,但也还是品种繁多,很受欢迎的。如羊肉泡馍、“西安饺子宴”,都很有名气。此外还有梆梆面、柿面糊塌、凉皮、炒粉鱼、锅盔、千层油酥饼等特色小吃也颇受欢迎。
  久闻回民街的小吃有名,到了西安的游客一般都不会错过回民街,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决定去那里吃晚餐。
  回民街的历史据说非常悠久,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这里就曾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回民的先民——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现在这一带的几万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汉人占主流的社会中,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们的血液中还保留着精明商人和贵族的遗传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大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尤其是国外游客的喜爱。

  晚上的回民街灯火通明,整条街充满熙熙攘攘的人群,店铺一家紧挨一家,满街都是经营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的陕西名吃。 光是挂着贾三灌汤包子招牌的就有几家。灌汤包子主料选用牛羊肉和肋条肉,用羊骨头熬成的汤和调料汤打肉。蒸熟后具有“皮薄如纸,馅嫩含汤、调料香浓”的特点。而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响、字号亮的西安清真著名风味小吃。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20.jpg

 

晚上的回民街灯火通明,整条街充满熙熙攘攘的人群,店铺一家紧挨一家。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西安的羊肉泡馍更是名气响亮,号称“陕西一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诗经》中有“朋酒斯飨、曰杀羔羊”之语。羊肉泡馍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受到来西安的众多国际友人的赞誉。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要算老孙家羊肉泡馍了。

  充分征求了翠微的意见后,我们在回民街上找到老孙家泡馍店,一个人点了一个大碗的羊肉泡馍。30元一碗的羊肉泡馍端上来之后,色香味都还是不错的。

  但此时的羊肉泡馍吃法已和我以前来西安吃羊肉泡馍的方式大有不同。记得以前吃羊肉泡馍时,商家给一个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面那样一个硕大的碗和一块大饼顾客。顾客然后自己用手把饼慢慢掰碎,掰完后,店家把碗端过去,再煮了端上来。那样的羊肉泡馍格外好吃。现在却是流水化的生产了,那些饼子都早被切碎撒进碗里,煮好后吃起来味道虽也不错,但没有了自己用手掰的过程,吃起来情调似乎差了一些。

  老婆挑食,牛羊肉是不沾的,她只好找个地方买了两个饼子吃,为了让我们吃点西安风味,她作出了牺牲。

  在西安城里走马观花逛了一天,回到咸阳,已是晚上九点钟。还好,咸阳今天的游行集会没有组织起来。我的车也安然无恙地停了一天。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21.jpg

 

 老孙家泡馍馆的师傅正在制作羊肉泡馍。

 

 

2619.jpg

30元一碗的羊肉泡馍色香味都不错,但价格似乎太贵了一点。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退两难法门寺



  9月22日清早七点不到,我们离开咸阳西行,前往法门寺。今天是星期六,法门寺里的佛祖指骨舍利可供信徒和游客们拜谒瞻仰。所以我们在西安盘桓了一天。
  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就到了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其中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扩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开塔瞻礼舍利。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原塔俗名“圣冢”,后改建成四级木塔。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史书记载: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史载 “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
  此后历朝对法门寺多有修建和保护。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本来,法门寺不过是中国无数佛教寺院的一座而已,它虽然历史悠久,传说神奇,但毕竟是过去的事了。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那次倒塔,更准确地说,是那次修复施工的发现使法门寺一下子闻名于世,再次成为佛教世界关注的中心:
  1981年8月24日夜晚,法门寺里的唐建佛塔,因年久失修和雨水侵袭而突然出现部分坍塌,剩下未坍塌的西南一边虽然出现倾斜,却仍然神奇地矗立着。
  相关部门于是打算重建一座佛塔。但重建工作一直不温不火地拖着。

  1987年4月3日,勘察现场休息时间,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原来在浮土之下,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盖的浮土,一尊雄狮浮雕显露出来。当考古队员推开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时,一个洞口出现在人们眼前。那个狭小的洞口里一片幽暗。传说中神秘的佛骨舍利会不会被埋藏在洞里?随后,考古人员找到了法门寺佛塔地宫的入口。
  在地宫里,人们发现了两块石碑,共计刻有约900字,一个是记事碑,一个是物账碑。从文字内容分析,石碑是唐代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时留下的。
  进而,考古人员在地宫内发现了汉白玉石塔,又在地宫后室发现密龛, 密龛里竟有八重宝函,在宝函内发现了一枚舍利.
  后来在地宫后室北壁秘龛内一只铁函内发现一个玉棺,玉棺里面有一枚舍利。经考证,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记载的相吻合:中间有纹,纹并不彻。

  考古人员认定:这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世上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
  除了佛指舍利,这次总共在法门寺地宫发现了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其中包括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部门归纳了法门寺的十项世界之最:
  1、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2、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荼罗。
  4、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5、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6、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7、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8、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丝绸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9、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10、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门寺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是继半坡、秦兵马俑之后我国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幸事。这一重大发现震动了世界。
  法门寺开放以后,先后接待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华国锋、乔石、李瑞环、钱其琛、李铁映、迟浩田、傅全有、张万年、习仲勋、姜春云、邹家华、田纪云、陈锦华、王光英、赵朴初、班禅大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驻华大使及诸多佛教团体前来瞻仰礼拜。

  我们按着指路牌沿着公路转弯抹角,终于到达目的地。
  车子还没停稳,就有人找上来递名片。希望我们参观完法门寺以后到他所经营的餐馆午餐。
  下车后,举头四望,哪里有法门寺的影子?眼前只有巨大的可停上千辆汽车的停车场和高大的现代建筑。
  找人问了一下法门寺的方向,路人指引说:从那栋大楼里进去!

  我们穿过高大建筑物的回廊,找到售票处,工作人员说:法门寺的门票120元一张。买一张门票可以游览整个法门寺文化景区。
  我问法门寺在哪里?只参观法门寺行不行?
  工作人员说:法门寺是景区的一部分,在景区里面,必须买门票才能进入参观。
  老婆不信佛,对佛家文化也没多大兴趣,她不打算进去参观;翠微属于信佛之人,自然要进去看看;我这人虽然没有什么信仰,但对历史、文化、宗教的东西都是很感兴趣的,虽然票贵得很,但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社会和政府令老百姓烦心和讨厌的地方太多了,我不能因此而影响我的心情和所追求的生活。

  电子显示频显示: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瞻拜时间为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时间还早,我们不急于进入里面参观,先在外面看看。
  眼前的这个景区从外观上确实气势恢宏。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18:40 , Processed in 0.0893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