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天龙屯堡,我就象走进了久远的年代。虽然临出发前也曾经想象过屯堡的宽广与雄浑,但直到身临其境时,看到一些穿着民族服饰、头戴蓝色布帽的屯堡老人坐在小渠边柳树下,一脸的闲情逸致,妇女的装束仍沿袭着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及长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网罩于脑后,上有玉簪等首饰。如今,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这种穿着打扮,而在屯堡村寨却是日常生活便装,这时我才知道屯堡所蕴含的,除了宽广与雄浑,几乎无所不包。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地戏,盛行于屯堡村寨,是集地戏、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可惜我们来早了时间紧等不及看表演。
公元1381年,朱元璋为了全国的统一,派傅友德为南征将军,率30万大军进军云南。平定南方后,为稳定对南方的统治,朱元璋又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并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贵州安顺一带居住。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明清的中原文化早已成为现代史书而名扬天下。这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至今仍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据说,即使在文革期间屯堡文化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
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这片白色的石头世界:石头的房,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街道,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石头的缸…… 来到这里似乎是漫步在悠长的历史空间之中,心绪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逐渐迷失,不知所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