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之四:火焰山
初到吐鲁番,印象最深的就是气温极高,即使我们这群“火炉”中锻炼过的人,也忍不住叫热,它的高温动不动就44度以上,好在我们抵达的那一天,是阴雨天气,火焰山的那个大温度计,显示36度,当地人说我们运气好,说昨天还是40多度咧。 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尔塔格”,意为“红山”,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幸亏幸亏,我们到的时候是阴天,站在这寸草不生,飞鸟匿踪的戈壁滩上,想象着烈日当空的情景,可不是炼狱一般?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怎不叫人汗如雨下?
据说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曾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诗里的“蒲昌”就是我们下一站要去的鄯善)
关于火焰山,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西游记》里,吴承恩描述火焰山的生成是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仓卒之间,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来是烈火熊熊,孙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灭了大火,冷却后才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传说不足信,据科学考察,火焰山曾经的烈焰熊熊,是因为这里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其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的已经自燃殆尽,而且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
因为是阴天,火焰山没了热浪灼人的气势
火焰山的大温度计,不是摆设哦,是真的咧。(载入吉利斯记录了哦)
下集预告:十七、鄯善,更新位置第75页1491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0:47: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