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楚山风

老棚沟山风喋血,施救援队友接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55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55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5572.jpg
conew_img_5573.jpg
风景在路上,快乐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家大院--通城十大古院之一 conew_img_5578.jpg
conew_img_5579.jpg
风景在路上,快乐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56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1万

回帖

3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81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5-1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碧龙潭的传说

(一)很久很久以前……云溪上堡有一个神医(姓名已丢失),四处行医,医人无数,且医术高超,可谓药到病除。有一天神医到扬州行医,在路上碰到一个商人。商人对他说:“老兄,听口音你不像本地人啊?”神医点点头。商人继续问:“你是通城的么?”神医大吃一惊……商人继续说:“你知道通城云溪有一个叫碧龙潭的神潭吗?”神医傻了忙点点头,因为自已家就是云溪,而且就在碧龙潭的附近。商人接着说:“还求您帮我一个忙!”神医再次点头。“我有一封重要信件,还求老兄帮我转交家父,事后必有重谢!”神医点点头说:“你家是…?”商人看了看神医说:“实不相瞒,我家在碧龙潭潭底的龙宫,我是龙王的儿子,由于龙宫要迁都,奉家父之命到此查看风水,现已查明,由于西海龙王有事相求,还请老兄帮我将这封信件转交给父王”!神医被他这一说,差点晕了过去……商人继续说:“龙宫一半都是进不去的,要等到午夜时分,站在潭边对着潭喊,石门石门石门开,扬州路上寄信来,喊三次,且前两次每次喊完后要躲起来,第三次会出现一座金轿,这时你只需闭上眼就行了。”神医将信将疑的点点头,商人拜谢后对神医说:“一定要照我说的去做,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商人说完后就不见了……………数


  dsc00111.jpg

(二)传说很久以前,当地有一个叫魏碧仙的游医,四处行医。有一天来到扬州,扬州有一个富商就问他,知不知道云溪洞里有一个碧龙潭,魏碧仙回答知道后,扬州富商就托他带一封信。魏碧仙回家后,就来到碧龙潭,按照富商的交代,对着碧龙潭念了一声“石门开,石门开,扬州街上寄信来”。只见潭里浮出一条巨蛇,他随即躲了起来。过了一会,他又念了一声“石门开,石门开,扬州街上寄信来”。这次浮出一只偌大的乌龟,他又躲了起来。过了一会他又念“石门开,石门开,扬州街上寄信来”。少顷潭里浮出一顶花轿,他闭上眼睛,坐到轿里,待他睁开眼睛,已进入到金光四射的宝库中,他从宝库中选取一只犀牛角,然后坐上花轿,回到了家中。这只犀牛角乃是抗旱之宝,吹一声就会降小雨,吹三声就会降大雨。有一次,被旁人拿去连吹了四十九声,就连续下了四十九天的雨,龙王大怒,收回了犀牛角,后人在碧龙潭左上方建起了龙王庙以祈之。

[mp=,,true]http://file2.qlteacher.com/jyy2012/medias/upload/2012/02/11/2s(2012-2-11.180339.109).mp3[/mp]

dsc00106.jpg
dsc0010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 11:05:54编辑过]
自由自在的生活,寻寻砾石之中的悦诗风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15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驴队止步老棚沟

 

上行打鼓岭的盘山公路途中,车子在仰天坡发生故障抛锚,仰望幕阜山峰峦昂首天外。

幕阜山仰天坡.jpg


 

 

续租车辆盘旋至打鼓岭,驴队在打鼓岭林场屋抓紧做好穿越的准备。

打鼓岭林场屋(1).jpg


 

 

打鼓岭林场屋(2).jpg


 

 

打鼓岭林场屋(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 8:39:54编辑过]
大道至简,大美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15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驴队翻过打鼓岭,在杨树坡处选择了居中的一条山梗,直降上邓家,途中上半程坡度陡峭难行。

 

杨树坡(1).jpg


 

 

杨树坡(2).jpg


 

 

杨树坡(3).jpg


 

 

杨树坡(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 9:02:31编辑过]
大道至简,大美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15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驴队下降到一峰尖与山西岭夹峙的老棚沟,大山村上邓家就位于老棚沟中段与上段的交接处。

 

大山村上邓家(1).jpg

 

大山村上邓家(2).jpg

大道至简,大美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15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邓家下游2公里左右的地方分布有下龙潭等景观,峡谷幽深,部分TX下行难觅踪迹,未能如愿。

      进入大山村上邓家,仅有一条简易的碎石路基,蜿蜒曲折,大车无法进入;从上邓家到峡谷出口的昌江全程约15公里上下,

这就是选择从打鼓岭切入老棚沟穿越起点的理由,而且景观的集中度和精彩度都呈现在上邓家以上的区段。

 

峡谷之路(1).jpg

 

峡谷之路(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 8:42:05编辑过]
大道至简,大美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15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成——通城县“骑迹”群户外领队

 


 

 

 

通城驴友——风尘侠客

 

风尘侠客——通城驴友.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 18:05:23编辑过]
大道至简,大美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15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上邓家,溪流从高山欢畅而下,晶莹的泉水、通透的碧潭、奇异的怪石等等,组合成了幽深漫长的巨幅立体声画走廊。

 

老棚沟(1).jpg


 

老棚沟(2).jpg

 


老棚沟(3).jpg

 


老棚沟(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 3:49:46编辑过]
大道至简,大美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15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棚沟上段,沿沟分布有30多处水碓石屋,是原住民借助水力、水车冲臼柴草,制作宗教供香原材料的生产作坊。他们世代相传,不知源于何朝何代。

 

水碓石屋(1).jpg


 

水碓石屋(2).jpg

 


水碓石屋(3).jpg

 


(续接第14页268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 21:28:34编辑过]
大道至简,大美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07:57 , Processed in 0.17699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