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9|回复: 1

本月20、21日想去蔚县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305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741
发表于 2003-12-9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于张家口,距首都北京200公里。蔚县交通比较便利,东到首都北京、南到省会石家庄、西到山西、北到张家口和内蒙古草原都有柏油公路相通.

一、蔚县的名胜古迹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南部。是一个位于河北、山西交界处的小县。蔚县地势周围高,中间低,南部深山,中部平川,北部丘陵,为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
蔚县古云代地,后为州,名曰“蔚州”。是“燕云十六州”之一。古迹较多,文物分布相当丰富。地上古建,现今存有古庙建筑四百七十多处,古戏楼三百余处,古城堡二百余处。
蔚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三处(简称国保)
1、代王城遗址春秋至汉河北省蔚县
2、南安寺塔 辽 河北省蔚县  
3、释迦寺 元、明 河北省蔚县

南安寺塔
是耸立在蔚县城南门西侧的一座古塔,高峻挺拔。始建于北魏,重修于辽金。它同建筑在北城墙上的玉皇阁相映成趣,均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座雄伟的古代建筑,是一座八角形砖筑实心塔。全高 28米,密搪13层,用石条叠砌的塔基高2.5米,塔座每面中间雕一兽头,上有仿木砖搪,搪上有莲瓣一周,塔身置于莲花座中,宛如一枝莲花托起,十分美观幽雅。塔身第一层较高,各隅有塔柱。四面设拱形 假隔扇门,另四面开小窗,刻有灵棍,顶部雕盘龙,龙盘之上有砖仿木斗拱,匠心独具,翅翔逼真,犹如一幢建造雅致的阁楼。往上层较低,设有假门、窗损,层与层之间,只是砖循隔开,层层相似,依次上升。各层之角都悬挂一铁锋,微风吹拂,择铃叮略有声,若高山流 水,余音易易,悦耳悠扬。塔顶圈仰复一莲花,承托起用金属重圆环型相轮组成的刹身;刹身嵌以宝珠,颇具有装饰美。整座塔浑然一 体,非常挺拔。远望睁赚辣立,近仰漂渺凌云。除底部东侧有一处民国十五年(1926 年)军阀混战时留下的弹痕外,整个塔身,虽历经风雨和人间沧桑,但仍保存完整,不失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建筑。此塔上下浑然一体,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庄重的阁楼。

1999年,北京的盗宝头目李真全从图书馆查阅资料,得知南安寺系与朝庭有关的高级别寺院,凭他掌握的考古知识,推测南安寺塔定有地下宫,宫内埋藏有金棺及舍利子等贵重文物,并确认此塔地下宫未被盗掘。通过踩点,李真全决定以远方位挖地道的方法盗掘地下宫。

1999年10月25日,李真全伙同河北省崇礼县的赵树海、宣化的梁文兵(因伤害致人死亡,在逃)以及另外三人,来到蔚县以做生意为名,在距南安寺塔约四十米处租下了一个破旧的空院落,在此安营扎寨,并购置了挖地道用的铁锹、镐、灯泡、电线等作案工具。

为隐蔽其犯罪行动,李真全将地道口选在了院落的南房内,并进行了人员分工,由李真全带2个人在地下挖掘,梁文兵带1个人在上边拉土。10月26日他们开始挖地道,在“秘密”挖掘达20天的时间里竟无人察觉,就连房东也未查看过。

当地道掘进约四十米左右,离塔基底只剩两三米时,李真全返回了北京,梁文兵也回到了宣化。剩下的人,由于李不在场便停了下来。梁文兵回到宣化,由于其负案在逃被逮捕,李真全返回蔚县后得知了这一消息,预感到事情要败露,便带领其他人逃跑,这一罪恶计划最终没能行逞。

在梁文兵的供述下,赵树海被抓获归案,其他犯罪嫌疑人仍在逃。据赵树海称目前全国很多古迹已被他们盯上。

蔚州玉皇阁
蔚州玉皇阁座落于蔚州北城墙上。建于明洪武年间,建筑雄伟,有阁楼三层,五开门,长24米,宽20米,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阁高峻而雄伟,整个楼阁分前后两院,前院由天王殿和15间禅房组成。后院正面为玉皇阁大殿,殿内正面为玉皇大帝塑像,两侧墙壁上为洞神壁画,大殿用柱36根,柱上有精美的斗拱。玉皇阁为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外观三层,实为两层。玉皇阁大殿前左有钟楼,右有鼓楼。玉皇阁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历代屡次修整,现存重修碑7块。玉皇阁名为敬奉玉皇大帝,实则为防备外来之敌。蔚州城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城周七里十三步,城高四丈,东为安定门,南为景仙门,西为清远门,惟北城墙未开城门,而建有玉皇阁一座。蔚州城不设北门铺路。这与明初防御元朝残余势力骚扰的大形势相适应。登临玉皇阁可凭槛眺望塞外大好风光,为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代王城
位于蔚县东北代王城村。春秋为代国都城。前476年赵灭代。前228年秦政破赵国,赵公子嘉出奔于此,自立为代王。后为秦灭。秦亡后,项羽徙封赵歇为代王,汉高祖立其史为代王,均驻此。汉武帝时代国废。现代王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平面接近椭圆形,城南北长3100米,东西约2100米。城墙夯土建筑城,每层厚15-20厘米,历年增修接筑。城墙一般存高10-12米左右,史载其有9门,具体益需进一步发掘才能证实,唯现存的许多处阙口,多属门址。城内高低错落不平,有明显的夯土台基址,可能是当时宫殿基址所在。城内出土大量汉前的绳纹陶片、筒、板瓦残片、陶壶、罐、豆和铜镞等物。在城址中部有一小城,方形长宽40米,城墙高11米,传为代王嘉的宫城。

2001年10月26日《北京青年报》《到蔚县看剪纸》极具煽动性的一句“蔚县可看的绝不仅是剪纸,这里有美丽的空中草原,秦砖汉瓦俯拾皆是,被称为“地上古建博物馆”。指的就是代王城遗址。说不定真能拾一块秦砖汉瓦或封泥回北京呢?

另外蔚县境内还有22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个小县城竟能有这样多的省保!
1、庄窠遗址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商 蔚县庄窠村
2、三关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蔚县三关
3、东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蔚县金河口村
4、代王城址 汉 蔚县代王城(已升级)

5、代王城墓群 汉 蔚县代王城
位于蔚县代王城东南1.5公里处。平坦的地面上巨阜突起,高大的封丘延绵不断。据调查,墓丘分为4群,东北5座,东南近城8座,张蔚公路东侧5座,稍南又有8座,总计土冢27座。每座墓大者直径40-50米,小者10余米,高在10-15米不等,很有气势,系汉代居住城中的贵族墓城。1973年10月曾发掘墓群最西土堆,其余墓葬保存较为完好。出土汉代陶器、玉器、五铢钱等。

6、太子梁墓群 汉 蔚县西七里河村
7、南安寺塔 辽 蔚县城内(已升级)

8、金河寺悬空庵塔群 元、明 蔚县金河口峪
蔚县西南30公里处的深山里,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庙宇———圣泉寺。该寺巧妙地利用力学和建筑学,将三层大殿建在悬崖峭壁上,形成一处绝妙的人文景观。

此寺庙始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据庙内僧人讲,近二千年前的汉朝人们就开始在此建庙。
当时,峭壁上有一山洞,洞内有泉水流出,当时人饮后健身祛病,因而依山建寺,并渐成规模。现寺内存有明万历年间石碑一块,记录了重修庙宇的经过。

圣泉寺位于恒山山脉的东端,与世界著名的悬空寺处于一道山脉上。与悬空寺相比,圣泉寺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外悬突出,悬空寺外悬1.4米,圣泉寺外悬2.9米;二是悬空寺建筑从崖脚不远处开始,支柱下落崖脚,支点明显,圣泉寺从半崖开始,顶部直达崖顶,支点不明显,悬空感更强;三是圣泉寺悬空面积大,三层大殿全部悬于半空,更给人以鬼斧神工、琼楼玉宇的感觉。

9、蔚州释迦寺 元、明 蔚县城南关(已升级)
10、玉皇阁 明 蔚县城内
11、蔚州真武庙 明 蔚县城内
12、暖泉华严寺 明 蔚县暖泉镇
13、蔚州关帝庙 明 蔚县城南关
14、蔚州常平仓 明 蔚县城内
15、蔚州灵严寺 明 蔚县城内
16、重泰寺 明、清 蔚县阎家寨村
17、西古堡 明、清 蔚县暖全镇西古堡
18、单侯村关帝庙石旗杆 清 蔚县南留庄镇单侯村东
19、杨赟碑 元 蔚县麦子町
20、天齐庙 明 蔚县城东关
21、吉星楼 清 蔚县鼓楼后路
22、苑庄灯影台 清 蔚县涌泉庄乡苑家庄村

另外蔚县古城门,明太祖洪武5年(1372),辟土城墙。十年后以砖筑墙,宏伟壮观,号称铁城。


二.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是河北省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美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绚丽的色彩。当地人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窗花"。
关于蔚县剪纸的起源,民间传说甚多。据说很早以前,蔚县城里有个王先生,还有一个张道士,二人常用剪子和刀子剪刻彩纸,技艺精湛。后来二人合作经营剪纸作坊,一个刻纸,一个染色,配合默契。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便逐渐创造出手工精巧、绚丽多姿的蔚县剪纸形式。这种彩色剪纸的形式,随着交通的发达和频繁的民间往来,便流传到了各地。
在漫长的年月里,经过广大剪纸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不仅创造了大量日臻完美的优秀作品,而且还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如著名的王老赏,他以刻画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有个性的人物最为拿手,创作出大量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周永明和被称赞为蔚县剪纸“后起之秀”的任玉德的作品,很注重人物造型健美,在服饰、景物方面,突出运用图案化、典型化细节的镂刻,一丝不苟,以精致、细腻受到人们的赞赏。
蔚县剪纸的题材、体裁、内容非常丰富广泛。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神话、童话故事、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鸳鸯蝴蝶、山水风光、生活场景特色很浓。
蔚县剪纸风格严谨,形神兼备。它具有独特的六大特点:一为构图时具有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的特点,给人以丰满匀称的美感;二为刻制时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刻见色彩,阳刻见刀功,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驰名;三为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染、渲染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运用,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和谐大方的乡土气息感 ;四为在人物造型上着意刻画,务求传神妙处,给人以生动优美感(包括其它动植物的造型);五为采用象征民间吉祥喜庆的“连年有余”、“岁岁平安”等图案,给人以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感;六为在阴刻为主的剪纸艺术中,以实用上不遮光的穿透明亮,给人以活灵活现的立体感。这些构成了蔚县剪纸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更显示出在全国剪纸艺坛上特殊的、无限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近年来,蔚县剪纸逐步扩大到年画、门画、贺年片、旅游片、书签、书籍封面等方面,将剪纸艺术推向新的更为宽广的艺术领域。

蔚县的民间剪纸,相处已有近300年历史。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蔚县剪纸是一种从窗户上发展起来的艺术。
在河北、山西及内蒙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里,有着过年贴窗花的习俗。这种源远流长的民俗习惯,是蔚县剪纸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塞北农村的窗户和现在城市里的窗户是不一样的。大概由于贫穷和寒冷的缘故,那里窗户上玻璃仅占较小的比例。一般窗户的上部是由许多的小方格子构成,下面才是几块透明的玻璃。
在小方格子上面,糊了一层厚厚的麻纸,窗花就是贴在方格子的纸上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太阳光透过窗户纸照射进屋里,窗户纸上面的窗花在光线的照射下栩栩如生、鲜活美丽。
也正是由于窗花是贴在窗户纸上欣赏的,因此窗花的用色必须浓艳,浓重的颜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窗花的特点,普通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是难以表现彩染窗花的特色的。
窗花的制作风格不同于剪纸。首先窗花的用色极为浓艳,大红大绿,看起来颜色有些深暗,在构图上则是简单粗犷、苍劲古朴,图案线条简单明了。在尺寸上也比较单一,因为窗户格子的规格就是可数的几种。
而蔚县剪纸则根据现代人们的需要,对窗花进行了许多的改革。首先颜色更加柔和平淡,从那种浓郁的民俗装饰风格中,向着观赏性、艺术性发展,看起来除具有剪纸的风格外,更有着图画的美丽。
在刻剪手法上,蔚县剪纸主要以阴刻为主,剪纸的图案上面多线少,这是由于便于彩色点染。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剪纸做工精细的特点,有些剪纸象京剧脸谱上的胡须,刻剪极为细致精巧,外国人看了以后,常常惊叹不已。
蔚县的剪纸据说是借鉴了扬柳青的年画、武强的木版年画而在许多民间艺人的艰苦探索下创造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其优美的构图、精细的做工为世人所惊叹。
蔚县人一般把剪纸称为“窗花”。蔚县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无论是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祁纳还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微的精湛刀工、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在剪纸的品种上,蔚县剪纸有表达农村生活内容的飞禽走兽、珍奇动物、花鸟虫鱼,也有农村人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京剧脸谱、神话传说人物等。近些年来,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剪纸品种,象表现现代生活的旅游风景、舞蹈杂技等。
蔚县剪纸在规格方面,既有普通剪纸,也有大型剪纸,也有少量的巨型剪纸。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以北大校园风光为主题的蔚县剪纸作为校庆纪念品。
蔚县剪纸景致壮观。蔚县人在蔚县剪纸的发祥地--蔚州镇南张庄村建起“剪纸一条街”,游人随时可欣赏到刻制剪纸的全过程。每到冬季农闲季节,蔚县十大镇集贸市场上,一辆辆自行车载着一面面窗格式的木架子(俗称“亮子”),上面贴满了五彩缤纷的“窗花”,在冬日灿烂的阳光下争奇斗艳,这是只有蔚县才有的景观。中央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系主任杨先让教授称:“那气势,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处”。
蔚县剪纸风格严谨,形神兼备。它具有独特的六大特点:一为构图时具有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的特点,给人以丰满匀称的美感;二为刻制时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刻见色彩,阳刻见刀功,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驰名;三为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染、渲染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运用,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和谐大方的乡土气息感 ;四为在人物造型上着意刻画,务求传神妙处,给人以生动优美感(包括其它动植物的造型);五为采用象征民间吉祥喜庆的“连年有余”、“岁岁平安”等图案,给人以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感;六为在阴刻为主的剪纸艺术中,以实用上不遮光的穿透明亮,给人以活灵活现的立体感。这些构成了蔚县剪纸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更显示出在全国剪纸艺坛上特殊的、无限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蔚县剪纸所用材料是产于江南的杭连纸,纸薄而韧性好,可将二三十张纸裱在一块来刻。做法是按图样所需大小尺寸,先将杭连纸裁好,再用清水一张张裱在一起,压紧成一块纸板,待干后再刻。刻时在纸下面垫上蜡盘或椴木板,一手握簇刀向前用力推刀,另一只手扶蜡板随图案的走向转动,簇好的剪纸为白色的图案,色调明快、简洁而又耐人玩味,然后把白色剪纸用各种颜色点染,就成了染色剪纸。染色的方法是用白酒把颜料溶化,按形象的不同要求,用毛笔点染在刻好的白色剪纸上。由于纸薄渗透性好,每次可染二十多张,一透到底。点染好的剪纸,色彩十分鲜艳、润泽而又极富民间风味,颇受人们的喜爱。
工艺:一"熏",即将厚纸样或新设计草图,贴白纸上,然后燃烛烟熏,使于白纸上留下清晰的黑样;二"焖",即将窗花所用宣纸多次折叠至三五十层,然后用水淋湿,以手压实,使之形成一块整体,以待刻制;三"刻",即将黑样放于焖好的纸块上,用刀刻制;四"染",即在刻出的白样上点染着色,点染毕,逐张揭开即为成品。
特点:乡土气息极为浓厚。构图空白不多,线条粗犷有力,少纤细条纹;敢于变形与夸张;装饰性强。设色大胆,不拘小节,惯用强烈对比,但并非任意无章,而是自有规矩。
戏曲人物是蔚县剪纸极常见的题材,被奉为蔚县剪纸一代宗师的王老赏的作品最为有名。
王老赏 (1890 —1951), 原名王赏,河北省蔚县南张庄人,以刻制点染的戏曲窗花而闻名。蔚县的 点彩剪纸,是受到木版水印窗花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当地以此为副业者很多。南张庄是远近闻名 的 “剪纸村”。在这样的环境中,王老赏从七八岁就学着上色,十二三岁就学着刻纸,到二十来岁已能独立操作。王老赏是一个朴实的农民,他对技艺精益求精,并注意从民间文学、戏剧、年画等艺术中吸取营养,经过四十年的努力,成为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他一生刻了200多出戏文、600多个不同的戏曲人物,另外也刻些花卉禽鸟之类的窗花。他的作品,形象写实、生动、刻工细致、纯 熟,而点染的色彩鲜明、和谐。其作品多收入《民间刻纸集 》 (上海万叶书店,1950 年 )。傅杨编 有《王老赏的窗花艺术》(人民美 出版社,1954 年 ) 。

三.名小吃
蔚县“八大碗”
  “八大碗”是蔚县的传统名肴。不论婚配嫁娶、宴宾会客,上至官府,下至庶民,都把“八大碗”视为特别讲究而又阔绰的名肴。
  “八大碗”顾名思义系八碗名肴。蔚县传统的“八大碗”有五色相间的“丝子杂烩”,有肥而不腻的“炒肉”,有隔壁相望的“酌蒸肉”,有荤藏素裹的“虎皮丸子”,有肥瘦相兼的“浑煎鸡”,有鲜嫩别致的“块子杂烩”,有调味精美的“清蒸丸子”,还有素淡清香的“银丝肚”。在这“八大碗”中,前五碗属于浑汤菜,其调味浓郁,甚饱口福,后三碗属于清汤菜,其清淡爽口极振食欲。
  蔚县名肴,“八大碗”之所以名传今昔,不仅因其鲜美可口,而且还因其在烹调技巧上的别树一帜,具有独到之处,其烹饪之精细,风味之别致,决非一般菜肴所能比拟。


周六早七点(暂定)从西直门长途汽车站出发,大约中午到蔚县。周日下午乘车回京,晚上到京。年底不安全尽量早点回家。
预算:200元(不包括购物费)


[此帖子已被 了然 在 2003-12-11 12:17:31 编辑过]
你在天空飞翔
我在地面游荡
看似两个地方
其实都是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0

主题

169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47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3-12-9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小五台被封了,不知是否属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3 06:15 , Processed in 0.0411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