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灯光

如果世上没有美好童话

[复制链接]

425

主题

5793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009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7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光肯定是个好老师,可惜俺上学时没碰到这种型号的,俺总算为俺的平庸猥琐找到合适的理由了!
断脚狼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742852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年都会重温简·奥斯丁的小说,百读不厌。

 

另外,艾米莉·迪金森也是爱穿白衣的,我曾多次转发过她的诗,比如:

 

http://bbs.5zls.org/dispbbs.asp?boardid=24&id=244723&authorid=0&page=12&star=3   47—49楼

 

 

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最富传奇性的抒情诗人。生前只发表了七首诗,诗作几乎全部在她死后才发表。生前自我幽闭,死后方始名声大噪。迪金森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25岁起弃绝社交,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30年。她的诗用平凡亲切的语言描写了爱情、死亡和自然。她遗留下来的1775首诗歌和大量信件显示出她是一个多情而有才智的女性。她的精美技巧使她的诗歌、信件与生活都成了艺术。1870年后她在家只穿白色服装,很少会客。她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和美国文学之父欧文、诗人惠特曼比肩。

 

 

再发几首:

 

 

They say that “time assuages”,—

Time never did assuage;

An actual suffering strengthens,

As sinews do, with age.

Time is a test of trouble,

But not a remedy.

If such it prove, it prove too

There was no malady.

 

他们说“时间能够平息”——

时间从不曾平息——

真正的痛苦不断增强,

像精力,随着年纪。

时间考验烦恼,

而不是一种治疗。

如果证明能治,也就证明

本来没病。

 

 

 

%%%%%%%%%%%%%%%%%%%%%%%%% 

 

 

 

I noticed people disappeared,

When but a little child,—

Supposed they visited remote,

Or settled regions wild.

 

Now know I they both visited

And settled regions wild,

But did because they died,—a fact

Withheld the little child!

 

我注意到人们消失了,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

我猜他们是去远方访问了,

或者是定居在了荒凉的地区。

 

现在我知道他们访问

并定居在了荒凉的地区,

可难道因为他们死了——这个事实

就能阻止这个小孩子的想像吗!

 

 

 

%%%%%%%%%%%%%%%%%%%%%%%%% 

 

  

 

Nature is what we see,

The Hill, the Afternoon—

Squirrel, Eclipse, the Bumble-bee,

Nay—Nature is Heaven.

 

Nature is what we hear,

The Bobolink, the Sea—

Thunder, the Cricket—

Nay,—Nature is Harmony.

 

Nature is what we know

But have no art to say,

So impotent our wisdom is

To Her simplicity.

自然是我们之所见,

山冈,下午——

松鼠,日蚀,熊蜂,

不——自然是天堂。

 

自然是我们之所闻,

食米鸟,大海——

霹雳,蟋蟀——

不——自然是和谐。

 

自然是我们之所知

但是却无法说出,

对于她的单纯

我们的智慧如此无能。

 

 

 

%%%%%%%%%%%%%%%%%%%%%%%%% 

 

 

 

To hear an oriole sing

May be a common thing,

Or only a divine.

 

It is not of the bird

Who sings the same, unheard,

As unto crowd.

 

The fashion of the ear

Attireth that it hear

In dun or fair.

 

So whether it be rune,

Or whether it be none,

Is of within;

 

The “tune is in the tree,”

The sceptic showeth me;

“No, sir! In thee!”

听见金黄鹂唱歌

也许事属平常,

也许恰恰是件圣事。

 

它不是老唱一首歌的鸟,

仿佛唱给众人听,

却没人听到。

 

耳朵的方式

把它听到的

装饰成单调或美丽。

 

所以无论它是神秘的诗,

还是什么都不是,

都包含在内;

 

“乐声在树上,”

怀疑论者指给我;

“不,先生!在你心里!”

 

 

 

%%%%%%%%%%%%%%%%%%%%%%%%% 

 

 

 

If I can stop one heart from breaking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If I can ease one Life the Aching

Or cool one Pain

Or help one fainting Robin

Unto his Nest again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如果我能阻止一颗心的破碎,

我的生活就不是徒劳;

如果我能安慰一个生命的疼痛,

平息一个人的痛苦,

或是帮助一只昏迷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巢中,

我的生活就不是徒劳。

 

 

 

纯美.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菊花别客气地过谦,也祝你假期愉快!

 

断狼过奖,我差点掩面逃走。

 

上酸菜给你们“品尝”,希望你们喜欢。还是神秘园的老曲:风舞者(Windancer)。

 

另:小倩,马友友的曲很好听。今后你只管在我的主帖里随便发自动播放的音乐,不必与我客气。

 

 

 

附两张今天的随拍:

 

 

到处都盛开着清雅的一年蓬:

 

郊游1.jpg

 


很平常的山水,但足以让我们在清风拂面的快乐中陶醉不已……

 

郊游2.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7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5岁起弃绝社交,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她的诗歌、信件与生活都成了艺术。1870年后她在家只穿白色服装很少会客。”

是啊。多么理解,多么感同身受。所以也一直喜爱她与她的诗歌。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7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完了《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后半部分,有时眼睛潮热几乎落泪,到后来又“破涕为笑”。读过此书的一定知道是在何时何地如此。这本书是作者玛丽.安.谢弗(1934-2008)的处女作也应该是唯一一部小说,却是一出手就相当棒,相当精彩的优秀小说。绝对值得一读。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7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去补看了苏菲玛索的《心火》。

喜欢这部影片的场景与氛围,苏菲玛索在其中明艳照人,并且,“有傲骨,从不气馁,也是可爱的。”

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线索之外,我特别喜欢的一段,是女主人公在教育面前那个顽劣又充满仇视的孩子时,她怒极把颜料泼在她脸上身上,痛极也随之泼了自己一脸一身,她摇撼着那个还不懂事的小女孩,近乎呐喊地告诉她:

“......你成年后,会失去自由,只因为你是女人。你出嫁后,你的一切都将属于成为你丈夫。如果你不出嫁,只有一样事情可做,那会令你一生寂寞一生受辱。社会剥夺你的自由,只有一样是他们奈何不了你的,他们无法禁锢你的思想。所以我要你学习读书,我要你活得不必受制于人!

我就是为重申这句一百年前的话,又特来灌一次水的。哈。

且行且珍惜。生命的历程是虚无的,空幻无常的;也是宝贵的,富有意义的。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理智与情感,我觉得越来越为之困惑。不仅情感复杂到没人可以研究透,连理智也复杂到永远无法说清楚的地步。所以,对任何人的私生活,我觉得都应该是:求善高于求真。在情感方面,只要自己是努力去严肃认真的,那么无论何种结果,也就不必苛求自己了。至于他人,同样不必苛求,或者祝福,依然是好友,或为路人,漠视忘怀。自爱的人,不会因为他人的过失而惩罚自己。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元化,所以,人们的情感更趋复杂,人们的情感生活方式也更趋多样化,所以,伦理道德和法律都显得日趋苍白。而这点,在我看来,并非文明的倒退,而恰恰是文明进步的必然化。

 

文明社会的最大标志应该是:人们有自己的隐私,不再裸奔,同时也充分尊重他人的隐私,不逼迫他人裸奔。所以,homosexual也罢(如今不仅gay越来越多,lesbian也越来越多),S/M也罢,未婚同居也罢,多次离异也罢,非处女也罢,终身未婚也罢,丁克家庭也罢,都越来越不再是什么令人侧目或大惊小怪的事儿,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我们越来越有“个人”概念或个人主义观念,越来越懂得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情感自由、生活方式自由。

 

所谓幸福,本来就是极度自我化的一份感觉,与他人没多大关系。所以,无论是单身还是进入婚姻,个人的幸福都取决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做人”方式。而且,独居虽然有独居的各种人生问题要面对、解决,然而,婚姻生活,也自有婚姻生活的各种问题要面对、解决。没有谁仅仅因为选择了婚姻,就可以避开各种人生难题或人生三大本质(无常,空虚,孤寂)。

 

前日读《楚天都市报》,有篇情感讲述实录后的“记者手记”,我觉得其中引用的南怀瑾的话,倒是在某种程度上阐明了爱情的价值和意义。如下:

 

 

《学会爱》

 

本报记者  舒平

 

      从爱情到爱,这是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这种突然发生的爱情故事,来如闪电,去似流星。

爱情究竟是什么东西?南怀瑾先生说得很妙:“爱情是人最大的自私。爱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课。爱情只是爱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很多情况下,爱却要藉由爱情来学习。”伊萱在这场初恋里,既害怕又紧张,患得患失,终日游荡,撞到心墙,嗡嗡作响。这嗡嗡的回响,可以成为伊萱以后爱的教材。

 

      爱情给我们最大的财富不是得到那个人,而是学会爱。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火》中那个场面和那段话,我也印象特深刻。

 

“有傲骨,从不气馁,也是可爱的。”是的。 她与男主父亲的对话,也特有意思,凸显自信和傲骨。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是需要用一颗宁静的心去慢慢品味的,浮躁者根本读不进书信体小说。爱读书的人们,最容易与这本书共鸣。妞兄作为此书的介绍人(始作俑者,哼哼!),不知对此书有何见解?怎么就销声匿迹了?

 

“且行且珍惜。生命的历程是虚无的,空幻无常的;也是宝贵的,富有意义的。”说得真好!人,真是越活越乐观、达观的。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7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特别喜欢自由、注重个人化私人化,所以,基本上也不会去轻易评判常人个人私人的事情。大致希望及喜好是,社会更加文明,社会法制健全,个人私人领域也得到更多自由与保护。

不过更多时候,我不时时关注人类社会的,虽有大的良好的祝福与愿望,但性情更喜爱,也宁可多沉浸在自然与艺术之中。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属于逍遥派,虽经常说知识分子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多数时候更沉浸于自然与艺术中,很自我化。不过我觉得这样的自我化,也并非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我只是做我力所能及的事罢了。并非每个人生来就是女娲补天的石头,一朵与世无争、静静开放在墙角的野花,同样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比如审美价值)。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安!明日如果有好心情,就再来接着灌水。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7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课。”

——基本同意这句话。爱的本身就是一场修行。人生不正是靠着不断黯淡熄灭又重新点燃明亮的火,其实就是爱,热爱,走下去的吗。

并且,我隐约觉得(作为凡人,我现在慎用绝对肯定词汇,尤其在情感这些无法固定、确定形容的事情上),爱是一个“学习明智,并尽量克服自私(却不丧失自尊自爱,以及对自我幸福的看重与追求)”的过程。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7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觉得这样的自我化,也并非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我只是做我力所能及的事罢了。并非每个人生来就是女娲补天的石头,一朵与世无争、静静开放在墙角的野花,同样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补:觉得,首先是她作为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非他人眼中的审美价值;另外每个人是自我世界的支撑,人类却并非茫茫宇宙的中心)。”

是这样的。

晚安,晚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8 11:04:22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是一个“学习明智,并尽量克服自私(却不丧失自尊自爱,以及对自我幸福的看重与追求)”的过程。

 

并非每个人生来就是女娲补天的石头,一朵与世无争、静静开放在墙角的野花,同样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补:觉得,首先是她作为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非他人眼中的审美价值;另外每个人是自我世界的支撑,人类却并非茫茫宇宙的中心)。”

 

诠释、补充得好!思维方面越来越“滴水不漏”了,可喜可贺可佩。

 

再发些最近拍的动植物PP与你共享。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不知道名字的野花(是不是马鞭草?),百度上问了,没人回复,俺又消耗了5分

 

马鞭草?.jpg

 

与上一种野花略有不同,俺不知道名字,百度上问了,没人回复,俺又消耗了5分

 

马鞭草?1.jpg

 

 

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刺果了
 

刺果毛茛.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5-31 20:19 , Processed in 0.1039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