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世界 ——太阳村特殊儿童救助中心
见到孩子们的时候,他们正席地而坐,嬉戏,等候和航天大学、化工大学学生们的联欢。衣着还算整洁,也够厚实;除了被哥哥姐姐抱在怀里的小小孩有着胖嘟嘟的脸庞,无一例外的瘦弱,个头显然比我们身边的孩子小,脸色也是农家子弟的黑红。
但他们比我们预想中的要快乐,至少是看起来,这让我们放下了来时的一份沉重。
小姑娘开始朗诵,我则开始询问“爱心妈妈”一些我不能当面问孩子们的问题。关于他们的过去,关于他们的成长。
儿童村是张奶奶从陕西搬到北京的,原先还隶属中华慈善基金会,现属自谋出路;三分之二的孩子来自河南女子监狱、河北、陕西等地,三分之一来自北京;从襁褓中的婴儿到14、5的少年,年龄落差相当大。起先状况比较凄惨,80个孩子,只有两个爱心妈妈,住处逼仄,大一点的孩子要带婴孩;到北京后算是改善了许多,目前有四个爱心妈妈,还有了更多的房屋,可以按照男孩、女孩以及小学、初中来分配宿舍,孩子也增加到了140多个。这是个没有资金来源的儿童村,她要靠社会捐助和自己养殖、耕种来养活这些可怜的小孩并资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管理者中间有体育教师,教会了孩子们一些武术工夫,表演起来很有摸有样;特别是河南的孩子们,他们曾寄住在武术学校。
注视着孩子的表演,我问,他们周末要演出很多场次吧?会不会很累很厌倦,觉得靠这个才能得到捐助?
最近捐助者多了,周末最多一天要两场。大一点的孩子不太愿意上台,可是小一点的孩子很喜欢表演的。你看那个眼窝深深的回族孩子,阿德江,他特别有表现欲。在这里孩子们倒不会有太多想法。爱心妈妈年纪不大,已经在此多年,负责一些大男孩,她的话应该可靠。 阿德江也就四五岁,回族小孩,很活泛。一会儿武术一会儿模特台步。
他怎么到这里的?我有按捺不住的好奇。
他妈妈吸毒,可能现在已经死了;他爸抢劫,在牢里,他爷爷是村长,还算明白道理,把他连同村子里一对双胞胎孤儿一起送到这里来的。他妈怀孕时候还在吸,阿德江可能也受了影响,夏天都流鼻涕。
爱心妈妈的话让我悲伤,这个漂亮的活泼的孩子,将来的人生会是怎样?
大学生们真热情,和孩子们一起唱唱跳跳,两个老外的游戏更让这些孩子雀跃欢呼。真好,能看到他们明媚的笑容真的很好。我开始感激这些热心的学生们。
爱心妈妈的讲述继续着: 这些孩子好多是家庭犯罪后送来的,因为第三者、家庭暴力等,一方伤害甚至杀害了另一方。那个妻子纵火企图烧死丈夫和情人的案子就是这样,父亲没有死也不肯养孩子,刘思远(女孩)很小就被送来了,我们都很宠她。还有一个女孩,父亲长期虐待母亲,母亲就杀了父亲,她就在案发现场,她妈妈让她端着脸盆接父亲流下的血。
我的脑袋嗡的一下,楞在那里,我觉得有巨大的悲哀向我袭来。
那时她已经记事儿了吧,她会不会有阴影?
她的承受能力和自我约束力特别强,现在还当了班长。平时也看不出什么,就有一次和同宿舍孩子打架,下手特别狠,那孩子脸上全是血。
爱心妈妈的声调里也有恐惧。
这里的孩子学习大多不太好,男孩也会打架。和一般小孩子打闹不同,出手都很重,敢拿砖头劈人家,上星期村里的学校还有个孩子挨了打(孩子们在临近村里的学校上小学)。还有个孩子,父亲因盗窃入狱,就象遗传一样,他时常小偷小摸的,甚至偷儿童村装修时的暖气配件去外边卖,他都在这儿呆了好几年了,我们都觉着心寒。
爱心妈妈显然被这个孩子的所作所为伤到了心。
他们知道父母犯罪了吗?他们会去看望父母吗?
不太感觉的到,记事儿的大孩子都觉得父母没错,或者是冤枉的。我们会带他们探监,他们也乐意去。不过说不好是不是因为思念亲人。他们很少有机会出去,探监就能出去放放风,他们盼着出去。
这些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阴影吧?愿意和你们说吗?听话吗?
我们院长每周给他们上心理课,还老有大学里学心理学的学生们来和他们谈话。有些特别愿意说,有些就不开口。有些孩子真的没办法。这儿曾有个女孩,她母亲神经有毛病,九岁的时候又被亲生父亲糟蹋了, 13岁的时候她爸因猥亵儿童坐了牢,她就被送来了。她折腾过自杀,跳鱼塘什么的,可是如果有男的来,她就拼命往人家身上贴。真的跟有病一样,我们管不了她,真的没办法。有个老外曾给她带来些治疗精神疾病的药,她就好了些,后来老外回国了,那药特别贵,没法再用。17岁她离开了,据说是找她妈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我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是《红蜘蛛》那部电视剧里女囚们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告白。她已经进入了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她的悲惨的过去是否也会成为悲惨的现在的祸根?但愿她能顾及到曾经援助过她的人们和照顾过她的儿童村,但愿她能。
太沉重了, 无辜孩子们的过去太沉重。 甚至让人无法直视,让人窒息。
请爱心妈妈带我们去看看爱心小屋,借此逃离那些真实的残酷的过去。
四五个爱心小屋均来自各企业的捐赠,造价6万,加上床铺等装修共8万,挂有青鸟健身等捐助者的牌子。很干净,也很暖和,象学生宿舍,甚至还有电脑和电视。特别是法国“扶轮社”的那一栋,甚至配上了绿色的窗帘(儿童村统一配发的是红色)。爱心妈妈的言语间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些房屋都是院长拉来的赞助,她专门去跑那些外企什么的。一个房子里堆满了衣服,爱心妈妈解释说,我们会把捐助来的衣服挑些好的卖掉,换点现金,卖些需要的食品等。
孩子们的电脑、电视是捐助的,篮球场是一个学校捐助的,学生们还在墙上来画画,今天差不多都画完了;文具、书本也是捐助的,专门有阅览室,足够使;连孩子们的零食,都是有爱心的人给送来的;面粉是百面(读音)面粉厂定期捐的,开始每个月是三十袋,后来人多了,我们跟人家说多要十袋,人家还答应了。我们这里变化可真大,八月份的时候还挺困难的。现在有了篮球场、树林;明年还会好好的绿化一下,让人们看着儿童村越来越好。
爱心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高兴,我们也一样。
大男生宿舍里,一个孩子在看连环画。他是值日生,看着暖气以防漏水淹了房间。很乖的初一学生,据说学习很好还乐于帮着干活,床头贴着“学校劳动标兵”的奖状。同来的硕硕和他同龄,个头显然高些,两个小伙子搭着肩膀拍照,笑得那么好。
“扶轮社”爱心小屋里,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在旧的IBM电脑上看“千羽千寻”,大学生们专门带给孩子许多的动画片。我由衷的佩服这些热忱善良的学生们。
女生宿舍显然干净整洁了许多,床头还有大个儿的绒毛玩具。希望在这样温馨的环境里,她们能得到温暖,淡忘忧伤。
转到*场,硕硕跑去和孩子们打篮球,他们在一起了。孩子们就应该是这样亲密无间的在一起。
秋千架上两个小姑娘起劲儿的荡。其中一个笑得小脸蛋通红,那是儿童村三对双胞胎中的一个。她们的父亲是麻醉抢劫集团的头儿,已被枪决;母亲作为从犯在押。
真是揪心的痛。当她通晓人事的时候,情何以堪?
食堂据说比以前大了许多。新的塑料桌椅和老的木头桌椅共同使用着。
他们的营养怎么样?能保证牛奶、鸡蛋和肉类吗?同行的大姐关心这个。
哪里吃得起。儿童村自己种着白菜、黄豆,就用豆浆代替牛奶;儿童村养的鸡很少,自己也喂着些猪,但是鸡蛋和肉还是很少,也就是炒菜里偶然搁一点。
孩子们的瘦弱概缘于此。想起好多家长抱怨孩子吃饭都得哄着,想起麦当劳里吃鸡腿不啃骨头的孩子。
爱心妈妈指着帮厨的女孩说,她正在上中专。九年义务教育后,孩子们的学费大多没有着落,甚至没有个去处。要知道,被送到这里的孩子,恐怕已经没有能够依赖的人。由于学费、户口等问题,儿童村会让想且能继续学习的孩子读中专、技校,读书的孩子要和学校签协议,回来帮忙工作来支付学费。
他们应该会愿意回来帮忙吧?
大部分不会,尤其女孩子。他们也常接触大学生、白领这样的志愿者,他们也想象人家那样考大学、过体面的生活。可是哪儿可能呢。他们学习都不行,初中只能考二三十分,学习好的话我们也许还真能让他们上,毕竟儿童村出个大学生也挺光荣的。人长大了,心思也多,如果不签协议,没几个回来帮忙的,没有几个知道感恩的。
爱心妈妈的实话让我们沉默。的确,这里没有一个来自于被救助儿童的志愿者。这些妈妈们会不会失望?
六年级的小佳佳就在厨房门口摘韭菜。走过去,冻的红红的脸蛋上沾着面粉,面对着我们善意的笑她有些不好意思,手在脸上擦来擦去。递给她纸巾,腼腆的笑。就想和她聊聊天。她礼貌的拿出自己的小板凳让座。
爱心妈妈说她的成绩算孩子中不错的一个。
功课难吗? 数学不难,英语语文就有点难。她憨憨的笑。 女孩子能把数学学好很了不起的,语文英语一定可以学好吧。 为什么? 我简单的解释了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英语就是得死记硬背。我都用过好几种课本了,江苏的、**的、北京的,这里的数学课本比江苏的简单。可是我来的时候,音标都讲完了,我啥都不会。也有大学生给我讲,我就是学不会。我对数学有兴趣。 这是个用心的孩子。
我无法在半天内教给她什么。只能鼓励她培养语感云云。我说她只要坚持,一定可以考大学。
可是我没有北京户口。她的眼神瞬时黯淡。
这么个小孩子,就为户口忧愁,让我们无言。
我也是从外面考到北京的。你可以回江苏考试,试卷是一样的不是吗。
除了鼓励,我们还能做什么?
你需要书、磁带什么的吗?我可以带给你,这次我们带来了录放机。一定要多念,多问问老师。
这里都有。
毕竟是孩子,她又快乐起来。闲聊着学习的烦恼和快乐。
我还要来看看小佳佳。
旁边堆着眼下儿童村最需要的煤,也是社会捐赠,暖和的不只是孩子们。
返回前院。 北航的学生们在和孩子们捣鼓飞机模型。
我们要离开了。
志愿者主持人来感谢我们。
她可真是千里迢迢,从宁波赶到这里,旅费要近千元,断断续续有半年了。
我真心的佩服你这样的人。 我不想掩饰自己对她的钦佩。虽然近在北京虽然也有心帮助这些孩子,我却做不到如此的付出。毛主席说过,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就难了。
有啥帮得上忙的地方,需要什么东西,就在网上发,我们会尽力。
你们送来油就帮了大忙。其实现在还需要有人整理网页,那是人家老外捐助的,马上要来看看了,总得有点改进。现在的太简单了,缺少好多内容……
她对儿童村的关心溢于言表。
我知道,自己能做的真得很少。
你信佛? 是,我相信要积德行善。你呢? 呃……我相信劝人向善的一切信仰。
我们同时笑了。
告别儿童村,带走久违的感动。
那些曾经遭受苦难依然笑的灿烂的孩子、那些朴实善良的爱心妈妈、那些心存善念坚持善举的志愿者、那些乐于回馈社会的企业……,受到恩泽的何止是儿童村的孩子?!
无辜的孩子们失去了童年,世故的我们失去热情,我们都是在失落的世界里。
尝试着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吧,固然无法磨灭他们遭遇的创伤,至少可以让他们继续生存;至少可以给他们一个远离罪恶的环境;至少可以给他们受教育的条件;至少教会他们善和恶。或许,他们的将来因你的努力而不继续失落。
我们也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在感慨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失落悲观的时候勇敢一回高尚一回感动自己一回感染别人一回,社会,怎么会不更美好?!
注:由于只驻留了短短二小时,好多情况不能一一尽述,内容或有偏差。
太阳村网址:http:www.ertongcun.org 太阳村地址: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 太阳村电话:60443523
[此帖子已被 独舞 在 2004-11-29 9:21:3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