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1 15: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拉伯国家:一夫多妻源自宗教信仰4 d8 O% v; C8 _0 @5 r! }9 r
在现代社会,公然维持一夫多妻制的伊斯兰教国家,其目的在于繁衍子孙、造成血亲的集团,至于享受更丰饶的性快乐,那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生育男子,使之成为战斗力堡垒,奠定权力与强大的基础。
# O, `2 c4 Y* S9 c
5 N, c4 P" n# P! ]7 T% T 穆罕默德,这位沙漠神子在《可兰经》中启示人们:“一夫多妻原则,也是为了繁衍种族”。在《可兰经》中,允许一个男人拥有四个正妻;至于“右手拥有的东西”(做为战利品的女奴,或是教徒的寡妇),为数几人则毫不限制;但是却强制规定,赠予四位正妻的财产必须均等。而且,丈夫也必须平等对待她们,不能冷落其中任何一个人,这无异是规定了性方面的平等性。至于不孕、不贞、年老,都可以成为离婚的理由,赠予妻子的财产都要由丈夫收回,遂被逐出家门。如果是以“性格不合”等理由诉请离婚妻子只要还给丈夫一半的赠予财产,便可带着当初的陪嫁妆奁离开夫家,如此离婚便成立。反之,假设是妻子主动请求离婚,就得主动放弃接受遗产的权利。丈夫的遗产,合法正妻可得三分之二,嫡长子可得三分之一,这种继承法和今世并无多大差异。此外,正妻之外的婚姻被视为重婚,近亲相奸也被严禁,可见当时女性的地位和人权已有相当的评价。
" T1 l$ `# e3 v4 H B* i* W+ }+ i( N& Y- H: P- J* C
离婚的次数也有限制,以三次为限。如果财力许可,还允许“一时婚”存在。“一时婚”就是“在一定的时期间同居,而且,对同居人履行经济上的保障”,像这种“一时婚”和“一夫多妻”制一样,几乎可说是富裕阶级的特权,贫困的人只好拥有一个妻子,或女奴;但这也是买卖婚姻,如果付不起,必须以家属或物品交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