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27|回复: 11

[图游]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之三:我们来到了碛口

[复制链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14 22: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之三:我们来到了碛口古镇
                                          (原文发表于2005-10-30 0:24:46 )



当走在渺无人烟的黄河西岸时,我千万遍地从心里问苍天: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苍天没有回答……
但是从黄河上飘来的一曲『黄河船夫曲』,不禁又让我泪涌双眼……
难道这就是中华民族之魂吗?……                                                   ——题记——


我们是在10月2日的晚上走进李家山的。去年的11月初,我和夫人来到过这个山村,在这里游览了半天的时间,并结识了在网上很有知名度的村民李建新,他是在这个以往与世隔绝的小山村第一个搞起了家庭旅店的人。在这里住宿,包括伙食,每人一天15元。我们在他家里又现杀了一只鸡,另加25元。我和天天早早的在隔壁的窑洞里睡了,其他人员可能是第一次睡窑洞,又不知闹了多久。

DSC00235.jpg

第二天,由李建新的儿子带领我们游览李家山村。这是村边的土地庙的戏台。

(李建新特别是和他的媳妇是非常好客而又忠厚的一家人,以后的每一年他都在过年的时候电话问候一下,如果有我的武汉的朋友过年的时候去他那儿,他都忘不了稍一点李家山的大红枣给我尝鲜。现在(2010年)从碛口镇可以开车上李家山了,车可以停在李建新窑洞的上面。李建新家电话:13753388943)

DSC00247.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家山村在碛口镇南五公里的一座黄土山上,为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当时李家山的李氏家族非常富裕,尤其李登祥、李德峰的富裕更可与碛口西湾村的陈氏齐名。他们也在碛口经商,人称东西二财主。
  
李家山民居可谓碛口风景名胜的珍品,是依山就势、自然天成建筑的典范。因其修建在酷似凤凰展翅飞翔样式的山体上,故被称为“凤凰村”。当时的人非常相信和注重“风水”。而凤凰村──李家山又占居了极好的风水位置。李家山《李氏宗谱簿》载,风水先生看了李家山的地形后连连称好:“此屯系艮龙庚向,东山日出中格穴也,勿逶迤者恐丑寅气入也,富而且贵龙之应也……”因此李家山村的富户人家都按照山体的自然地形修建房舍,勿敢轻易破坏地质结构。

DSC00272.jpg

李家山民居的宅院,房挨房,院靠院,从沟底到山顶、从坡这边到坡那边上下层叠,左右相连,形成一个展翅的凤凰形的山村建筑。整个村落的建筑,东财主家族占居凤凰体,西财主家族占居凤凰右翼,凤凰的左翼为旧村占居。旧村的建筑比较简单,多系“一柱香”独门独窗土窑洞或土窑接石口子窑洞。


DSC00263.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两财主家族的宅院以晋西风格的四合院落为主,“明柱厦檐高圪台,左青龙(石磨)、右白虎(石碾)”是普遍特点。整个村落修建在40度的山坡上,有的房舍上一院的院子便是下一院的窑顶。主窑为水磨青砖对缝砌筑,厢房、马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上下道路和左右通道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依山形和布局需求自然曲折,既可通行、又可排水泄洪。整体布局严谨紧凑,又不显堆砌拥挤。院落方向各异,形式多样,据统计至少有八种以上。大门、门楣上多有木雕、石雕、砖雕,或花草鱼虫、或景物鸟兽,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形态副真。整体建筑与大自然相互协调、浑然一体,体现了天、地、人、物的有机统一。

DSC00240.jpg

我国著名大画象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这样描述:“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象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象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以再找到!”同时,他将李家山与武陵源、黄土高原并列为他一生的三大发现。西安美院副院长、全国著名山水画家戴希斌于2000年5月带领黄土派采风团到李家山后对同行们说:“我们黄土派作画,就是要画出黄土高原的特色,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样的民居才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创作源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著名国画家刘文西对李家山更是极尽夸赞:“太好了!我在陕北跑了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地方,独特的土地,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别是那四合院窑洞,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DSC00283.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致地游览完李家山村后已经是不早了,我们告别了李建新全家,就顺着通向碛口的一条山路下山了。

DSC00277.jpg

回望李家山,我思绪万千。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钢筋水泥森林的人,面对日夜斯守在黄天厚土上面的我们的乡亲,我们有时是在用猎奇的目光在看他们的暂时的落后,我们希望我们还能在这里看到过去岁月的影子,这,公平吗?


DSC00278.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山的路在一片片的黄土坡边蜿蜒,我看到了去年刻在一个坡上的一行字“武汉在路上老黄”。一年的时间已经使它有了一些岁月的痕迹,能够抚摸昨天的记忆,也是人生的幸事啊!

DSC00297.jpg

站在山上,可以清晰的听到黄河波涛的怒吼,也可以看到山下的碛口古镇。

DSC00300.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李家山下来的时候,黄河宾馆已经从李建新那里得知了我们的消息,一位宾馆人员早就等在桥头了。我与黄河宾馆的李经理去年见过面,他安排我们住在一楼的两孔窑洞里,也就是当年慈禧西逃时住过的地方。这孔窑洞后面有一个地道,据说通向山上,我们看到的是有一排大柜子并排堵住了窑洞后面的一堵墙。

黄河宾馆里面已经人声鼎沸了,清静了几个月之后,迎来了十一黄金周。院子里的汽车在晚上的时候已经停满了,旅行团也来凑热闹,包了楼上的所以的房间。我们的窑洞里安排了9张床,每床10元。伙房给我们安排的饭是馒头和稀饭,菜的品种倒不少,就是都是素菜。方片找到了他们的经理,问他怎么没有肉菜。虽然上了一盘肉片,但我们对于这份每人10元的伙食都不满意,以致以后的几餐饭我们都在外面餐馆里去了。

2005年9月,碛口被列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列。

从明末开始到清代,一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的300多年,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原因,碛口作为中国北方联结东西部的交通枢纽,一直是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和经济贸易的中心,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


DSC00361.jpg

碛口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也正是碛口繁盛的关键性因素。

碛口位于晋陕峡谷黄河边上的卧虎山脚下。水运在当时的交通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北方的交通大动脉──黄河到达卧虎山下时由西而东,河面宽阔(约400m),水势平缓,被卧虎山挡了一下后改变方向由北向南流去。这一挡就挡出一个天然良港。加之河岸是整齐而坚固的岩石堤岸,船舶停靠、货物装卸非常便利。

黄河流出卧虎山下的碛口后就是著名的大同碛,大同碛是黄河上仅次于壶口瀑布的最险峻的地段。那里巨石嶙峋、河床狭窄(河道由400m突然紧缩为80m),落差极大(500m长的河渠落差达10m多),河深浪大,水流湍急,恶浪涛天,航船极难通过。因此卧虎山下的天然良港自然被历史选择为黄河天然码头。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北方陕、甘、宁、蒙等省的药材、粮食、禾油、皮毛、盐碱等物产需要在中原、华南、华东寻找市场,而北方诸省又需要从中原、华东、华南购买布匹、煤油、瓷器及其它日杂百货。碛口就自然而然成为中国北方东西贸易的中转站。北方诸省的船舶拉上药材、粮油、皮毛、盐碱等下行到碛口,返航时再拉上日杂百货;碛口到中原、华东、华南的运输多靠畜力(骆驼、骡、马)搞陆运。《永宁州志》载,碛口繁盛时期每天往返于碛口的船只多达二百,而光碛口及附近的骆驼就有上千。“驼铃整天响,船筏日夜忙,商贾满客栈,碛口赛苏杭。”正是碛口当年繁盛贸易的真实写照。


DSC00405.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把背包全部放在宾馆里,然后就出发前往在碛口北10公里的冯家会,那里有自然界长期运动的杰作——土林。我们是坐车去的,10公里的路程每人2元。下车后先过桥,再穿个一个村子,土林就隐藏在村南的一条山沟内,在山沟的两面黄土坡上,昂首矗立着十几支黄土柱,它们高则八、九米,挺拔纤细,低则三、四米,粗壮敦实。这些土柱虽然形态不尽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一例外地头顶一块石板或石块。土林远看貌似云南石林,但不同的是柱体全部由泥土构成,

DSC00311.jpg

这些从地上突然冒出的根根黄土柱。让人惊诧不已的是这些黄土柱每一根都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但柱顶上都各负一块巨大的石头,多少年来一直不变。真正天下一大奇观。

DSC00121.jpg

土林在一片红枣树的后面,满地散落的红枣惹得大家用红枣“打仗”起来。  

DSC00320.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土林后我们乘车往回走来到了西湾村,西湾民居是碛口风景名胜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周庄齐名。院墙上有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题写的村名“西湾村”三字。
  
西湾民居在碛口北一公里的河边的一面山坡上,是由陈氏先祖陈师范创建,历代11世200余年陆续修筑而成。陈氏家族的发迹自然先是从经商开始的,但在清朝中叶,这样一个小村就连续出了三位进士。这就说明陈氏家族不但经商,而且从政,具备了很高的文化修养。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湾民居并非一般的平民住宅,它是官商结合,商品经济、晋商文化、黄土文化的有机统一和集中体现。


DSC00324.jpg

整个西湾民居长约250m,宽约120m,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整个民居30多处院落被一道坚固高大的石墙包围(现已毁,仅留遗迹),仅留一门与外界相通。因此西湾民居是一个典型的晋西城堡式庄园。有趣的是整个民居30多处被五条巷道分隔开来,但巷道与巷道间有巷门相通,而且巷道内相邻的院落间又有小门相通。使得整个村落具备了这样一个特点:堡门一关任何人休想进来,进得一家便可串遍全村。西湾民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勾通联系的建筑结构是家族聚居的集中体现。

从建筑选址看,西湾民居北倚狮头山、东临湫水河,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坐落在两座石山中间的30度斜石坡上。整个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层层叠叠,空间变化和平面布局丰富多采,但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自然吻合,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   


DSC00329.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家先祖陈师范的住宅是西湾民居的一个典型。依山就势,上下叠置,结构精巧,雄伟气派。建筑墙体皆用水磨对缝砖砌筑,砖、木、石雕比比皆是。屋顶结构依据需要建为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门洞式、单面坡、双面坡、单檐重檐等。

DSC00334.jpg

西湾村最后一条巷有晋西标准的最完整的四合小院。四面房檐连接为一个整体,如同一个“天井”。据说从前上面还罩着挂着铜铃的铁丝网,关了大门,连鸽子也飞不进来。也许主人当年在做典当生意,所以才这么森严。


DSC00337.jpg

西湾民居在建筑艺术上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巷道设计体现“向空间索取建筑面积”的奇思构想,多在街巷两侧墙体间砌筑拱门洞,并在门洞上建楼,行人往来,排水泄洪,加固墙体,增加建筑面积多项功能俱备。

DSC00325.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庙座落于碛口卧虎山头,因庙内供奉“黑龙王”而得名,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庙建于明代,据庙口碑文记载:因河上水游漂来木桓创庙三楹。清朝雍正年间,扩大庙寺,增建戏楼及东西两廊、斋房、门墙,为的是“演歌舞、供牺牲、祈灵於兹庙者”(黑龙庙碑记)。因此黑龙庙除具备一般庙宇供牺牲、祈神灵的功用外,更是一个剧院。

DSC00166.jpg

当年的黑龙庙分上、下两院,规模是现在的两倍还多。上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拆毁,其木料被运送给八路军兵工厂,做了手榴弹的木柄,也算是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献了身,做了贡献。现在看到的仅是黑龙庙的下院,包括正殿、偏殿、廊房、斋房、钟楼鼓楼、山门乐楼,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

DSC00352.jpg

黑龙庙内正殿供奉黑龙王,左右偏殿分别供奉掌管河运平安的“风伯”、“河伯”。后来又根据群众的意愿供奉进神医华佗和财神爷。
  
黑龙庙有两副非常出名的对联。一副为郡人崔炳文撰写的“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仅仅十四个字就将碛口当时的自然风光与繁荣景象概况的活灵活现。崔炳文是永宁州人,清嘉庆庚午举人,曾任广西新宁知州。因清代碛口有半条街属永宁州地,半条街属临县,故称为郡人。另一副是道光27年永宁知州王继贤撰书的“山河砺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不光对联编得好,字写得也特别漂亮。王继贤是湖南黔阳人,清代进士,全国著名书法家。当年高丽国王向清朝皇帝求“继美凌烟”四个字,皇帝向全国征集,只王继贤的入选。高丽国王以四千两白银相赠。遂有“一字千金”之称。
  
说黑龙庙是剧院,确实它是山西境内设施最完善的一处露天剧院。戏台为“三面观舞台”,分前台后台,另有供班主和名角休息的阁楼。剧院内有东西厢房供达官显贵看戏和品茶抽烟。
  
黑龙庙最神奇最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乐楼。黑龙庙乐楼因其绝佳的音响效果而享誉秦晋两岸、华夏大地。台上唱戏不需扩音设备,全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夜深人静时,连对面山上的村庄,碛口街上的居民,甚至黄河对岸的陕西都能听见。故有“黑龙庙上一奇闻,山西唱戏陕西听”的民谣。山西省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陈玉英说:他一生在一千多个舞台上唱过戏,效果最好,最省力的当数黑龙庙戏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姜永兴说:乐楼在过去没有扩音设备的条件下唱戏,能让“山西唱戏陕西听。”这种音响效果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同样迷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乐楼有如此好的音响效果呢?其科学依据还待考证。


DSC00348.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碛口是清代商品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当时晋西黄河文化的体现。
  
古镇碛口有三条街道和13条巷道。三条街道分别为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已被黄河水冲毁,只留一点遗迹。头道街又分为前街和后街。前街沿湫水河由东向西,后街沿黄河从南而北,全长五华里。街道和建筑依山就势是碛口建筑的显著特征。二道街全长二华里却转了十八道弯是其自然天成的真实写照。石板街、石筑高圪台、铺面木板门是碛口街的独特之处。铺靠铺、房挨房、檐连檐,许多店铺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DSC00407.jpg

后街是当时中国北方重要的批发市场,主要经营粮食、麻油、药材、木材、皮毛、盐碱、粉皮、布匹等生意。如当年较有名气的老字号禾油店就有三十多家,这些油店的墙壁上、窗台上、地板上,甚至大门至今还结着石化了的厚厚油渍。民谚说:“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又说:“碛口三天不发油,汾河地面点不着灯。”虽然有些夸张,但确也反映出碛口贸易重镇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银行、当铺、当局之类的机构。饭铺、小吃、小炒及其它服务行业多数集中在前街。

这是当地的集市


DSC00136.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20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660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傍晚,夕阳西下,站在碛口背面的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黄河,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

DSC00365.jpg

我想起杜甫晚期作品《登高》里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话大有气势开阔,包容宇宙一切之慨啊,在这里仰望无边无际的黄天厚土,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黄河之水,我也不禁与杜甫在心灵上沟通了。

DSC00380.jpg

碛口的美是全方位、多侧面的,同时碛口的美又是内在的,凝重而深厚的,需要我们细嚼慢咽、认真品味。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请看其他几集: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游之一:我们是徒步穿越黄河峡谷第一军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游之二:暴走黄河峡谷古商道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游之三:我们来到了碛口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游之四:毛主席东渡黄河的渡口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游之五:我们在大漠深处的统万古城
2005年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游之六:从大漠深处到佳县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5-10 15:49 , Processed in 0.15821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