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9|回复: 5

生如夏花 谨以此文献给将攀登作为毕生追求和事业的攀登者

[复制链接]

451

主题

733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6264
发表于 2007-8-5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生如夏花 谨以此文献给将攀登作为毕生追求和事业的攀登者

                               生如夏花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莎士比亚

           谨以此文献给将攀登作为毕生追求和事业的攀登者

  喧嚣吵闹只是赚钱的街道,忙忙碌碌只为生计的人潮。在我这个闷热潮湿的南方小城里,穿行在拥挤而繁杂的街道上,看着身边如蝼蚁般来回奔流的人潮……浮生若梦。这一切都只是寻常人为欲望的满足而带来的道德的沉沦,无信仰支撑而崩溃的灵魂……唯一可以刺激大脑的只有偶尔从电脑中闪过的茫茫雪峰的相片。也只有那一刻,感觉自己又重新回到了那个空气稀薄的世界……

    最近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开始认真的思考一个困扰着很多人的终极哲学问题:“生或者死?生及死对登山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书上一直教导我们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生生不息。但我始终认为那只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而言是那样。对个体生命而言,生命永远都只是脆弱而短暂的。人之一生有如朝露,转瞬即逝,生命的起点和终点不过只在咫尺之间,人生古短。无怪乎两千年前的一代枭雄曹操会感叹“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生命的长短也不过只是一道简单的命题。人类的灵魂,其实是无意识的载体。只是我们赋予了灵魂主宰意识的权利。当记忆不断被层层叠加。到最后,一切灰飞湮灭的时候谁又会真正记得谁?

   今年的三月,中国民间登山界的领军人物刘喜男在攀登党结真拉峰时滑坠身亡,年仅36岁。刘喜男我没有过多的接触,我只是在开始登山的时候就一直听说过他的故事……独步国内的攀岩,十余年的吃素。一切的一切有如一个活着的传说一个不败的传奇。而今传奇终结了,又引出了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为什么要登山?如果攀登要以生命为代价那么登山到底有什么意义?

  人为什么要登山?这是个古老的近乎愚蠢的问题,这和人为什么要活着那样既简单又复杂。若干年前在珠峰大本营的时候我就叩问我自己,北大山鹰社折翅希夏邦马的时候我在叩问自己,在德钦的梅里往事酒吧我叩问我自己,在怀柔登山训练基地面对那座由主锁和冰镐组成的山魂纪念碑我也叩问我自己……因为,山在那里。九十年前乔治.马洛里在攀登珠峰时遇难,代表着登山古典英雄主义的终结。他只留下这句被后世攀登者奉为经典的回答。于是,更多的攀登者吟唱着这句话走向了那个空气稀薄的世界,其中有的人永远融入了那片他们深爱的蔚蓝。

  这些年来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登山?登山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认为登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有意义那也只是对喜欢登山的人而言有意义。登山必须是一项听从内心召唤的运动,任何关于登山运动如何美妙的说辞都只是对言说者个人而言,只是言说者的个人感受,和他人无关。但是对一个热爱攀登的人而言,攀登确实是一件充满诗意的事,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和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创造一段神奇的经历。

  死亡这两个字虽然有些沉重,但不管攀登者承认与否,死亡对攀登者而言都是如影随行。攀登者犹如在刀尖上的舞者,每迈出一步都必须谨慎。雪崩、高山病、滑坠……死神潜藏其中,等待着攀登者一时的疏忽。没有人可以预知生,无不可能预知死,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何时何地终结。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攀登所穿着的服装Jacket被翻译为冲锋衣。冲锋衣这三个字颇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冲锋让人感觉一种剑将出鞘或箭在弦上的紧迫,但却暗藏着对九死一生的向往。

  小时候曾经见过枯叶蝶,蝶如其名。灰黄的蝶翼如一片干枯的树叶毫无生气。一只蝴蝶应该具备的它都没有。与生俱来的只有如枯叶般的装束,只有它的名字还提醒着我们它是蝴蝶。但枯叶蝶是明智的,它放弃了蝴蝶应有的美丽换取了生命。也正如攀登者而言,他们可以选择下山回到正常人的生活,朝九晚五,一日三餐。从此告别那片空气稀薄的世界,告别那种餐风露宿,冰刀雪剑的生活。不用在随时提防雪崩,滑坠,冰裂缝。然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有一天终老于病榻之上。只是他们,那些创造了那些传奇经历的人,是否可以悠然的呼吸着不在稀薄的空气,真正回到正常人的生活?平淡的饮食男女、爱恨情仇的生活是否可以激起他们曾经的激情?当他们年华老去的时刻,是否会想起早年在那片接近天空的地方他们演绎的故事?想起在一条绳子上肝胆相照并肩战斗、在暴风中分享着最后一口热水的兄弟?是否会有一声怅然的叹息……

  我想起一种传说中的动物荆棘鸟。传说中的荆棘鸟一生只唱一次歌。从离开雀巢开始,便不停执着地寻找荆棘树。当它终于如愿以偿,就把自己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煞那间黯然失色!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陨,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美丽的永恒,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谜。

  ……这正是将攀登作为毕生的追求和事业的攀登者人生最真实的写照。把攀登作为毕生的追求和事业的攀登者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是不理性。他们犹如在暗世中抱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革命者,驰骋沙场情愿马革裹尸而还的将军。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那些殉难于高山上的登山家们,生于斯,死于斯,令士人扼腕长叹。或许他们和军人有着相同的生死观——战死为荣,病死为辱。

  他们,生如夏花,短暂而璀璨……

  但是,死亡永远都不能被奖励,至多是吊唁。摘自《金镐奖的精神》。所说这么多并不是说登山就是求死,但登山中蕴藏着死亡。参悟生死只是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真谛,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让我们更好好的活着,更理性的无畏攀登……

  向将攀登作为毕生追求和事业的攀登者致敬…...

                                 

                                             杨志

                                           2007.7.22
一个登山者的理想境界:理性,内省,坚韧,关注,任俯仰,知进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237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713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8-6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仰,敬佩.敬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89

回帖

60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053
发表于 2007-8-6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悟生死只是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真谛,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让我们更好好的活着,更理性的无畏攀登……"

 

路在脚下,路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3236

回帖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84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8-6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志是个热血男儿,他的这篇文章我在他的博客上就拜读过,如果杨志所指的是藏队,我赞同。藏队的14座的确是汗水和生命铺就的,因为登山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国家荣誉。

但是放作一个普通的山者,里面有些观念我就不敢苟同了。

对我自己来说,攀登其实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想法,因为她很美丽,我想去看看,所以就去了。能够登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她的灵魂,那是对她我的恩赐,如果不能登顶,我也欣然接受。就像去爱你一个人,很正常,你爱她,她不一定爱你,但你去努力尝试过,就够了,事事不必强求。
实际上,我所欣赏的也是这样朴实而纯粹的登山者,比如我05年在四姑娘山遇到的山友,他独自一个人,想去看看幺峰,到了冰舌处,就下来了。于他而言,这个愿望这个心灵体验已经实现,就很圆满了。

杨志到目前为止只算登过一座山,二峰,另一座素链珠峰没有成形,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在思考。我想单纯思考是不够的,对山的理解和认识要靠登山的积累才能清楚和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55

回帖

90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041
发表于 2007-8-14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淡的饮食男女、爱恨情仇的生活是否可以激起他们曾经的激情?当他们年华老去的时刻,是否会想起早年在那片接近天空的地方他们演绎的故事?想起在一条绳子上肝胆相照并肩战斗、在暴风中分享着最后一口热水的兄弟?是否会有一声怅然的叹息……
人活着,就得做些自己认为值得做,愿意做,但不一定做的好的事情,人因为有故事才精彩!才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3352

回帖

1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3286
发表于 2007-8-19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必须是一项听从内心召唤的运动,任何关于登山运动如何美妙的说辞都只是对言说者个人而言,只是言说者的个人感受,和他人无关。但是对一个热爱攀登的人而言,攀登确实是一件充满诗意的事,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和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创造一段神奇的经历。

 

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队员潘多世界闻名,可有多少人知道,女登山队长西尧呢?她是为了救队友而牺牲的,不然,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队员一定是她.热爱攀登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退缩的,只因为他们热爱大山,他们的目的就是_______征服大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8 01:26 , Processed in 0.0409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