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1|回复: 0

[推荐]正午光线下拍出好照片的⑨大秘诀 zt

[复制链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19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198157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4-1-11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撰文/角落 摄影/茹遂初 梅生 陈仲元 题图/何亦红

查看

当我第一次端起相机的时候就知道,摄影这个圈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要在正午直射的日光下拍摄任何东西。但凡有点经验的摄影师都知道,一早一晚是最容易拍出好照片的时刻,因为早晚的光线非常富于变化。“早出晚归”是所有摄影师的行动准则,而在正午,当阳光直射时,除了用来在疲惫旅途中稍做休整之外,简直就无事可做了。

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你,这条规则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我仍然经常出去旅行,仍然会在一天中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做些小小的休整,但是我不会放下手中的相机,而且我总能得到些很不错的照片,因为——我有了下面的九个秘诀:

靠近被摄体

在可以有效对焦的区域内,尽可能使镜头靠得近些,再近些,镜头靠近被摄物体可以有效地消除高亮度所产生的反差和被摄体背后的阴影,简化你的构图,使你即使在正午的强光下也可以得到近乎完美的照片。
逆光的另类使用
太阳高高挂在天上的时候,利用一些小道具,比如一片绿叶,把被摄体放在绿叶前面,使太阳、绿叶和被摄体成一直线,这时绿叶就起到了一个天然滤光镜的效果,可以清晰地拍到被摄体的轮廓。此时得到的照片会大大出乎你的预料。

适当使用闪光灯补光

在正午强烈的日光下,想要成功地还原被摄物体的本来面目,如何适当地控制光线是非常重要的。适当地使用闪光灯补光,可以有效地消除日光投射在物体上产生的阴影。在强烈的日光下拍摄大多数物体时,我习惯于将闪光灯的曝光指数减少1档或1 档;对于那些比中色调稍微亮一些的物体,我把闪光灯的曝光指数减少1 档,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光线被被摄物体吸收掉;而对于那些比中色调暗的物体,我通常把闪光灯的曝光指数减少2/3至1档。

注意天上飘过的云彩

注意当天的风向及风速,天上有云朵飘过时,会在地面上投下很好的阴影,这些阴影深浅不一,形状各异。拍摄阴影下大面积的野花等物体,会有很好的明暗对比及非常出色的饱和度。

人为地使强光变得柔和

对比这两幅照片,你发现了什么?对,光线是经过漫反射分布到被摄体上的!通常情况下,在日光和被摄物体之间放置一些能使自然光线漫射的物体,可以得到比较细腻的色彩。对于图中的各色花朵,我使用了一条普通的被单来使光线变得柔和。

在阴影里展开你的拍摄工作

强烈的日光下,我喜欢躲在阴影里展开我的拍摄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对比度,得到比在日光直射下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你可以使用你手头或周围现有的东西人为地制造阴影,比如你的身体,雨伞,建筑物等等。

当以蓝天为背景进行拍摄时,蓝色的背景毫无疑问会出现在你的照片里,而使用自动测光系统只能是在蓝色背景与被摄物体之间取得平衡,得到的照片比较平淡。这时,使用一片81B的滤光镜来进行反转片的拍摄,会使被摄物体与背景的反差更加出色。

利用自制反光板

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将光线反射至被摄物体表面,反射光可以平衡阴影与高光处的亮度差。如果旅行中不方便携带摄影用的专业圆形反光板,可以找一些其他物品来代替。通常,我习惯使用废弃的CD——那种涂有金色和银色表面的CD是非常好的反光板,且价格便宜,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非常有效,对于那些颜色暗淡的物体的拍摄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你忘记了携带一片CD的话,也可以考虑使用带有铝膜的露营用的地席,地席的面积较大,这就意味着可以反射光线的面积更大,对于较大物体的拍摄,会比CD更加有效。

使用偏振镜

注意照片上的云彩,这是使用了偏振镜后的效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很明显的。在强烈的日光下,偏振镜可以有效地避免眩光的出现,并使其色彩更加饱和。

充分利用多云的天气

考虑到在多云的天气里多数物体呈现出暖色调,在镜头前加上一片暖调滤光镜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在这种天气里,小的物体也远比宏大的场景易于把握。拍摄时,尽量避免灰暗的天空和能反射出天空的水面进入镜头。特殊场景里,还可以尝试使用闪光灯来补光。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4 07:51 , Processed in 0.0333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