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25|回复: 15

[图游] 坐着火车去安徽阜南和河南淮滨渡周末---2008年7月8日

[复制链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4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7-4 12: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到了周末,喜欢户外的朋友有的去登山、有的去攀岩、有的去岩降、有的去溯溪、有的去露营、有的去漂流、有的去滑翔,而我呢,则在这个月的(6月)27日,和几位朋友坐火车去安徽阜南和河南淮滨渡了一次周末。

  现在最方便最经济的出游方式非坐火车莫属,现在又正是出行的淡季,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坐上火车出去到外省逛一下,岂不乐哉!况且中国地大物博,短途旅行也有很强的地域性,常语说:百里不同天,特别是跨县跨省地区,地形、地貌、风土、民俗、饮食、习惯不尽相同。

  国际上最早定义旅游者是:“旅游者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其他地区旅行至少24小时以上的人”。有一位社会学家说,旅游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乐”这样三条。这是旅游者心理的共性。旅游者不远千里而来,就是想领略异地的新风光、新生活,在异地获得平时不易得到的知识与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有的学者甚至把采居住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往返距离为160公里作为重要的统计尺度,对照上述的所谓的“标准”,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坐火车去安徽阜南渡周末的我们可是名正言顺的“旅游者”了,嘿嘿!

  废话少述,言归正传。

  我们是乘坐27日汉口—连云港东的1442次普快列车,汉口19:29开车,23:13到达安徽的阜南车站,车票22元。 由于到达阜南的时间是半夜,而且车站离县城还有好几公里,比下车的人还要多的出租车和电麻木司机团团围住我们,而我们就在车站广场旁边住进了一家旅店,由于我们带了露营装备,随时可以在开阔空旷的车站广场扎营休息,就底气十足地与老板还价,最后两人间每人5元成交,也就省了扎营了。

   28日早上起来,才看到车站广场中间立着一个塑雕,原来是十大国宝青铜龙虎尊。龙虎尊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阜南县朱寨月儿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高50.5厘米,口径45厘米,腹围122厘米,重约20公斤左右,器身高大,体呈圆形,侈口束颈,口沿广阔呈喇叭状,颈长脖粗,折肩鼓腹,肩宽腹深,高锥圈足,此器乃商代文化晚期的青铜酒器,因饰龙虎纹祥而著名。

DSCF8754.jpg

 尊的口沿为素面,颈部有三道弦纹,圈足上部饰弦纹并开十字缕孔。上层肩部塑有三只立体的龙头,同时龙首、龙角斜向伸出肩外,呈铺首状。龙休妇身卷尾,伏于肩上,龙身通体雕饰几何花纹,中层腹部是尊的立体花纹饰区:在三龙头下部各用一条颇具流动感的连续钩形扉棱将尊一分为二,每部分尊腹均由上而下铸造塑“虎口衔人”纹饰,同时虎身左右又各向外展示成一虎双身。虎口下则屈蹲一裸体屈举双臂人形。人头位于虎口上颌之下,人体与兽体垂直,裸体两侧还饰有浅浮雕的夔龙纹样,下层圈足的十字镂孔下,又铸线条流动,风格柔和的饕餮纹图案来饰衬底的地纹。与此器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尊、二斝二爵、二觚,该批成组器对人们探讨淮河一带的商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的西周时期,先民们就在阜南建立了“鹿上城”,此城遗址现仍依稀可见。公元前639年震惊宋、齐、楚三国曾在阜南境内设坛会盟。秦统一中国后设鹿上县,西汉在“鹿上”城下游五十里处的七旗岭建富陂城,东汉又在“鹿上”原城基础上建立“原鹿”侯国,光武帝刘秀派最宠爱的妃子阴氏的弟弟阴识率兵镇守于此,南北朝时,平舆县城迁入此城,南宋岳飞大军曾进住原鹿城,救阜阳、破“清平寨”大败金兵,大军在“贺胜台”庆祝胜利。元至正十一年,刘福通的农民军曾夜打“清平”,破阜阳城,火焚“颍水”县城(今地里城镇)。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贺胜台遗址、阮城遗址、七星桥遗址、田集古镇及东岳遗址、小润河新石器时代遗址、谷河中游永店孜遗址、公立桥、中岗清真寺等都是有着很高开发价值的历史古迹;古庙宇有数十处,特别是王店孜乡五岳庙,千年柏树两株,百年古银杏树数株,形成独特的景观;有古镇地城、薛集、三塔、中岗、方集、柴集、焦陂等三十余处,特别是焦陂古镇,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苏东坡曾多次从阜阳经小运河泛舟焦陂,留下了“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县城中心区的一处城中公园里面,出土文物“饕餮尊”的塑雕周围,早练的人们在翩翩起舞。

DSCF8763.jpg

  在阜南县城,我们发现当地的载客三轮麻木全部是电麻木,据了解,它每充一次电可以跑60公里,时速可达20公里,而且不受任何限制,警察也不管。我们谈好从火车站送到田集,再回到阜南,一共40元,其实看当地麻木之多的架势,每天能够捞到活就不错了,何况像我们这样包来回车的活呢!

  阜南还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出生于阜南县境内七旗岭下古富陂城内;北宋开国名将郑子明出生于柴集郑楼;明兵部尚书张鹤鸣、广西巡检张鹤腾兄弟出生于阜南的柴集附近;明末著名诗人刘体仁、晚清长江镇守使巡阅使倪嗣冲、安武军司令倪毓棻、两次力挫外敌的江淮大侠方端臣、国民党陆军上将张国英、大画家刘玉瑛等阜南藉历史人物数不胜数。阜南县还是阜阳地区的第一位红军、新四军历史大县,将军大县。三十年代,阜南参加红军的有60多人,任共和国装甲兵司令员的中将聂鹤亭,任工程兵副司令员的少将孙超群,任广州大军区副参谋长的少将焦玉山,任军长的少将丁武,任广东省军区副政委的李学先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通常农村赶集是逢单、逢双、或者逢五、逢十之类,而田集是隔日集,即不分单双日,从古到今滚动隔日而成。当天是田集的集日,在去田集的路上,已经看到很多老乡正在赶集的路上。

DSCF8770.jpg

  田集镇地处阜南县城北部 10 公里处,田集具有悠久的历史,明正德颖州志载“州南五寸旦回集有东岳遗址,址中有古井七十二眼,排列有序,井水上乘 ”。此记载确切不假,经考查现存古井三十多眼,都为砖石所砌,据传说刘国时期的楚臣费无极为七十二妃七十二院所凿。记载中说“井水上乘 ”的确名不虚传,东岳长寿村有上千口人常饮用此水无一患肝炎、肺炎、癌症等不治之症。 80岁以上老人腰不弯、耳不聋、还能够下地干活,群众都说是因为饮的是这里的长寿水。不过我到井边看了下,现在的古井全部是给人看的样子,不是干枯就是死水,好在村民现在都是吃的深井的干净矿泉水了。

DSCF8777.jpg

  当地有人利用清澈甘甜的古井水,办起了矿泉水厂;还用培育出水果萝卜、无丝芹菜等无公害农产品,还为萝卜注册了“健甜”牌商标。这是因为用古井的地下水所滋养的萝卜表现为皮薄、汁多、肉嫩、清脆甘润、生食胜水果,外表内绿、常种不衰、久负盛名;芹菜为体长无丝,味美质脆。不仅是味美佳肴 , 还有降血压之功效。

  我在集上看到了田集水果萝卜,不过后来与当地村民聊天时他们说,现在不是出萝卜的时候,说我现在看到的萝卜不是正宗的田集水果萝卜。不过我想,萝卜就是萝卜,萝卜不可能吃出葡萄味。

DSCF8781.jpg

  这里虽然离武汉只有300公里,与武汉到宜昌的距离差不多,但是却跨了两个省了,属于淮河地区了,广义上说,如果武汉属于南方的话,而阜南则是属于北方地区了。我们先得填没有过早的肚子,格格是这里的主打早点,油条是全国一样的,只是这里的油条比武汉小一半,两毛五一根,而且全部是先炸好,穿起来放在一个箱子里面。

DSCF8786.jpg

  我们吃的是刚刚出笼的包子和蒸饺,2元5一笼,还有当地的“胡辣汤”,5毛一碗。

DSCF8787.jpg

  胡辣汤,其原产地为河南无可争论,当然最正宗的当属河南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了,一般北方城市或者集市上早上有很多卖胡辣汤的摊子。油饼、包子、油条加酸辣胡辣汤就是一道正宗的美味早餐了。

附:正宗河南胡辣汤的做法:
  原料:先将红薯粉条和切碎的肥猪肉放入铁锅里炖,同时加入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干姜、桂仔、面筋泡等。待八成熟后勾入适量精粉,注意搅拌。然后兑入配好的调料及花椒、胡椒、茴香、精盐和酱油,略加食糖少许,一锅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汤就做成了。

  其实在农村有好多当地的农具我们不一定认识,比喻这里有20多样农具,你就可能认不全。我就是现在也不知道,这里还有“8字环”卖,真的不知道干什么用的?

DSCF8785.jpg

  这里的杏子卖一元一斤,看到很多当地的老乡在买,信奉跟随当地人买东西没有错的“稻草人”也加入了买杏的行列,我也尝了一个,味道好得横!

DSCF8808.jpg

  看当地村民买东西还是一道风景。这是一段买卖豆饼的过程,豆饼每斤2.2元,可能买者是准备用于喂猪或者喂牛,左边的买者买了好几块,结果在称称上发生了冲突与矛盾:卖者多报了几斤被买者发现,虽然右边的卖者声称是自己“看错了称”,买者还是丢下豆饼拂手而去。

0121.jpg

  离开纷乱的集市,坐着电麻木来到不远的黄巢公园,黄巢公园又称七星公园,1999年初,在当地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经专家论证、规划,田集镇政府开始兴建,现已初具规模。不过大门处的黄巢塑像的确不敢恭维。

DSCF8817.jpg

  进门还要购买门票,这里是正规的门票,3元钱。门口卖香的小摊不少,看到我们来到,好几个摊主围了上来,我们的麻木司机忙对他们摆手,说我们只是参观而已,不是香客。

DSCF8816.jpg

   相传商代天落七古石而成桥,布局似北斗,故名七星桥流传至今,周文王曾专程来此降香,以谢天意。北宋时开国皇帝赵匡胤做皇帝前,曾押运粮草经过此地,待他做了皇帝,令人重修七星桥。

  七星桥东侧老谷堆更是远近闻名,相传是唐末农民起义军七星之战阵亡的大将花关索之墓。唐乾符二年(875年)至中和四年(884年),山东冤句人黄巢领导农民反对唐王朝统治,高举"均平"大旗,与唐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长期战争。传说唐朝义军领袖黄巢带领大队人马路过今阜南,在田集润河边七星桥处休息,其宝剑突然缓缓出鞘,黄巢大惊,因为据说黄巢的佩剑一出鞘必杀人,他暗想部队在此休息,剑为何出鞘呢?遂问此地何名,乡民答:此乃周文王降香之地的七星桥。黄巢听后大呼曰:“我命休矣,这是我杀人过多,天不容也!”当时要持剑自刎,他的贴身大将花关索在旁见状迅速夺剑刎颈身亡。黄巢捶胸痛哭后,命将士以葬自己之礼仪厚葬花关索于拉鞭沟旁,即为现在的老谷堆。故此民间把花关索之墓误作黄巢墓进行拜竭。但润河上的七星桥联接了两岸的交通,成为皖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却是事实,田集也因此而成为皖西北一个重要的农贸交易之地,与阜阳市西边的大田集并称,而且有"大田集不大,小田集不小"之说;老谷堆也经县文物管理所多次考查,从采集的众多西周和秦汉时的大陶片、鼎足以及众多的贝壳,可以说明,此谷堆可能是西周时期的遗址。现在的谷堆已经演变成为祈求神灵保佑的地方了。

DSCF8821副本.jpg

  从田集回到阜南县城,让电麻木把我们送到县城南边的一个叫做“南大桥”的地方,发往南边各乡的车辆都是从这里出发,我们下一个去的地方是王家坝,因为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就在那里。阜南县的阜南县的蒙洼似是水灾的代名词,但王家坝却使阜南县上升到全国的战略重点位置,名震朝野,四方皆知,这不能不使我决心要去看一看。 似是水灾的代名词,这里本来就是一片洼地,  有18万亩的蒙洼是淮河流域最大的蓄洪区。今年的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顶风踏雪察看的阜南县蒙洼蓄洪区。

  这是落于阜南县蒙洼蓄洪区以北的蒙河分洪道上的蒙洼大桥,全长1740米。

DSCF8872.jpg

王家坝相传古代伍子胥打马过乌江路过此地。当时的乌江即现在的淮河,至今仍有伍子胥过江遗址—钐岗;1947年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就是从这里过淮河的,现仍留存刘邓大军走过的道路及码头遗址。这里风景宜人,土壤肥沃,民风纯厚,民居独特,是赛似江南的渔米之乡。过去流传过“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收了淮河湾、富了半边天”之说。

DSCF8842.jpg

  投资2600万元的新王家坝闸扩建于2003年11月破土动工,2004年12月竣工,新闸气势恢宏、雄伟壮观。该闸全长118米,共13孔,每孔宽8米,底板高程24.46米,设计水位差4.5米,设计流量1344—1626米,闸上公路桥高程29.66米,桥宽9.5米。新闸设计为全电脑自动化封闭式机房,最高处达28米,遥看大闸如巨龙横卧蓄洪库上游,有拒水于千里之势。
  为了确保上游河南、下游江苏及津浦铁路、两淮煤矿等大局利益,王家坝历史上四次开闸,所有蒙洼等行洪区接纳了野兽般的滚滚洪水,一泻千里地吞没着阜南、颍上、凤台等安徽大地无数庄园、庄稼及各种家畜。老百姓虽然流离有所,但泪水却比雨水大,谁不揪心难舍和疼痛!实在是肥沃的故土呵。直到现在,周围的老百姓住的依然是带有临时性质的台屋子。他们祖祖辈辈搬过多少次家可能谁也说不清。

DSCF8851.jpg

  王家坝闸管理单位闸管所,是一个花园式单位,院内各类观赏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争奇斗艳,亭台楼榭相映成趣。每逢汛期,这里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指导防汛抗洪时下榻的地方。由于王家坝闸位置重要,区位特殊,各级领导情系王家坝,关心王家坝。温家宝总理先后两四次来到这里,视察防汛救灾工作并看望灾民。

DSCF8868.jpg

   下午时分,我们从王家坝转车去河南的淮滨县,在安徽与河南交界的淮河大桥上,班车不走了,把我们甩在大桥中间。

  两省大桥下面就是淮河。

DSCF8876.jpg

  原来当地的短途运输是不能跨地域营运的,一条省界或者县界就是三八线。一辆麻木就停在三八线的西头,冒办法,这里离淮滨县城还有10公里呢!河南的麻木师傅还是老实,每人3元钱就把我们拖到了城中。

DSCF8877.jpg


  淮河以淮滨为界,淮河在淮滨以上河长700多公里,落差达170米,而淮滨以下的1000多公里,落差才十几米。水来得急,去得慢,就在此处囤积,所以年年有水患;淮滨县就是为了抗洪而有了的。

DSCF8897.jpg

  城中有东湖、西湖,水域辽阔,港湾相连;龙岛、凤岛,荻浪起伏,遥相呼应。沿着湖边港岸而建。曲径、垂柳、拱桥、画舫…胜似江南之景。
DSCF8914.jpg

  湖畔有一塑像,走近一看,原来是当年楚相孙叔敖。

  说起孙叔敖,他倒与我们湖北联系在一起了。原来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他就出生于郢都(纪南城),就是现在的湖北江陵,孙叔敖少年时,曾遇两头蛇,时俗认为见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见。于是,他斩杀了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为族人赞佩。那山丘因而得名蛇入山,在今江陵城北约二十里。及成年,因父亲获罪,他举迁期思邑。 约公元前605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今河南省固始县)主持兴修水利,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相当于现代新建的梅山灌区中干渠所灌地区。据记载他还曾主持修建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也兴修过水利。

  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孙叔敖拜为充尹,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他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使青铜业大力发展。楚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

  孙叔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楚与晋大占于邲,他辅助庄王机智灵活地指挥了这场战斗,刚一出动战车,他即鼓动楚军勇猛冲击,一鼓作气,迅速逼近晋军,使其措手不及,仓惶溃散,逃归黄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转向楚国。
由于行政、治军有功,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孙叔敖坚辞不受。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司马迁《史记》中记为“循吏”第一。去世后,归葬于江陵白土里。在湖北沙市公园建有孙叔敖衣冠冢。 有清朝乾隆二十二年立的“楚令尹孙叔敖墓”石碑。

DSCF8888.jpg

  整个淮滨县城的特点是商店特别多,而旅店、宾馆特别少,还有就是大的餐馆也没有看到,县政府的招待所已经关门,我们住在“蓝天宾馆”,虽然有热水供应,但是电视又小又旧,而且不清晰,房价60。好在走路走乏了,一睡不起,晚上楼下的小吃摆了一条街,幺喝声不绝入耳,我们也懒得下去了。

  早上,宾馆对面的小巷里面过早的还是蛮多的,跟武汉比起来,价格还是蛮高的:一碗带一点滑肉的胡辣汤1.5元,豆腐脑也要1.5元。我要了一碗胡辣汤和一个烧饼卷油条,一共2.5元。

DSCF8916.jpg

当地出产的西瓜还是不错的,咯巴脆,忒甜,5毛1斤。

DSCF8921.jpg

  原来一直以外淮滨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的,在火车站看到了一块广告牌,才知道当地还是有一些地方可以前往的,但是由于我们的火车是上午10:49开的,也就没有时间去看一看了。
DSCF8923副本.jpg

  淮滨--汉口的8331次车是在10:47 始发的,这趟车本身就是短途列车,它早上从麻城开往淮滨,然后从淮滨开往汉口,最后从汉口开往麻城。到汉口全程时间4小时48分,车票19元。

  开车的时候车厢里面没有什么人,后来慢慢上了不少人,但是还是每人有位置坐的。

DSCF8929.jpg

这是车站上的工作人员。

DSCF8952副本.jpg

  坐在火车上,和老汉对面喝着啤酒,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天,望着车窗外面的满目青翠,是啊!列车正在把我的身体带回家,而我的思绪却留在了这片广袤的田野里。

DSCF8940.jpg

  我想,这大慨就是旅行的魅力吧:
我们在一个地方住了一辈子,说这个地方只需一天;而我们去了一个地方只一天,却可以说它一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4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61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7-5 14: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玩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回帖

4831

积分

游客

积分
4831
发表于 2008-7-7 20: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玩................
希望每个星期都有跨省之行..................: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9

回帖

62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213
发表于 2008-7-8 09: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老黄同志的帖子,在这个略显浮华的城市不远的地方,也有没米之人,不过他们也一样生活的勤勤恳恳,一样快快乐乐,在路上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放开心胸,原来世界从来就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113
发表于 2008-7-8 1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地间 于 2008-7-5 14:55 发表
好玩吗?:P

人生就像是一道风景线,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一路看风景的心情~
人生本无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是自己创造的,决定的人生意义就是去经历和见识更多
所以我的人生理想是环游世界。
我的一生想要做到八个字:见多识广,文武双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70

回帖

7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76331
发表于 2008-7-8 13: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流血流汗不流泪,
掉皮掉肉不掉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233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457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7-8 20: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味道 另一种思想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641

回帖

49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94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QQ
发表于 2008-7-8 21: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大慨就是旅行的魅力吧:我们在一个地方住了一辈子,说这个地方只需一天;而我们去了一个地方只一天,却可以说它一辈子!
好经典的感慨!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113
发表于 2008-7-8 2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身是要前往的,因为车本身就要经过麻城,但却逢那几天孩子要考试,只能作摆,身不能行,但心却随黄哥前去了~
人生本无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是自己创造的,决定的人生意义就是去经历和见识更多
所以我的人生理想是环游世界。
我的一生想要做到八个字:见多识广,文武双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7469

回帖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179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现任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7-9 17: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世界就是这样美好、放飞心情如此筒单。: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7880

回帖

1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积分
155226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8-7-9 23: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天三个省,却让人不觉丝毫匆忙,同样的安逸生活,老黄带给了我们另一种方式:handshake
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6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40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7-15 0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怀念淮滨的那鱼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1

回帖

21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27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7-16 16: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样的好事吗?如果有,一定有许多的加入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08-8-25 22: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阜南县人,指出其中的错误

为了确保上游河南、下游江苏及津浦铁路、两淮煤矿等大局利益,王家坝历史上四次开闸,所有蒙洼等行洪区接纳了野兽般的滚滚洪水,一泻千里地吞没着阜南、颍上、凤台等安徽大地无数庄园、庄稼及各种家畜。老百姓虽然流离有所,但泪水却比雨水大,谁不揪心难舍和疼痛!实在是肥沃的故土呵。直到现在,周围的老百姓住的依然是带有临时性质的台屋子。他们祖祖辈辈搬过多少次家可能谁也说不清。

王家坝是千里淮河的第一闸,它只是淮河上的第一个蓄洪库的闸门,它已经为了下游人民的幸福,主要是京广铁路、淮南煤矿等的安全,十几次蓄洪,而不是四次蓄洪,其中有一年就连续两次蓄洪,蓄洪的作用就是把洪水临时储存在蒙洼蓄洪库里,让流向下游的水减少,为此我们阜南县蒙洼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蒙洼人民仍然是比较贫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08-8-25 22: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阜南县人,指出其中的错误

我们阜南县蒙洼人民,多次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家园、即将收获的庄稼,为了大局,牺牲了自己的小家,所以说四次,我是很伤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6 01:43 , Processed in 0.17316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