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回首夕阳红尽处 于 2012-10-13 16:17 编辑
1932年11月,历史将定格漫川关。 中国的二大革命圣地,二大武装集团,江西红一方面军,再就是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那是大军四万,猛将如云!称霸一方!
红四方面军战略和技战术都是红军中上乘!当时都是和国军精锐交战!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鄂豫皖一战不胜二战不胜,10师长陈赓负伤回上海治疗!中共的为数不多的军事家蔡申熙在黄梅阵亡,连张主席和徐总指挥都大哭不已!大战当中,痛失大将! 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南化塘摆脱追兵,在敌人三面进逼的情况下,进入漫川关,准备由此入汉中。11月11日,红四方面军进至漫川关东康家坪、任岭地区。秦军杨虎城部的三个团已经占据漫川关布兵防守了,从前面堵住了红军前进道路。另外,胡宗南第一师的两个旅由郧西进至漫川关东南任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已与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的先头部队展开了激战。敌已经将红四方面军合围在了漫川关。 情况十万火急。红四方面军的一万多人,陷入了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困境之中。已是11月中旬的寒冬天气。从离开红安根据地老区至今,已经转战20多天,饥寒交迫。漫川关这一险关隘口,如果突不出去,面临就是兵败、军亡、身死。 进入漫川关,中共红四方面军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意见不一,各有主张。红四方面军经过麻城、冯寿二、七里坪一场场苦战、恶战,转战至今,根据地都拼光了,损兵折将近一万多人。军委张主席这个时候都被严重的军事形势吓住了,毕竟是文人一个!主张分散突围,但是的徐总指挥闻之站了出来坚决反对,分散突围!14000人的红四方面军,如分散,就完蛋!受命于危难之际,领衔与乱军之中。这就是战争中军人的砥柱中流。 挽狂澜于既倒,障百川而东之! 决心下了以后,徐向前又亲自到红十二师检查作战准备情况,并当面向红十二师担任突破任务的红三十四团团长许大和尚交代了任务,明确了要求,反复强调:这次突围,关系全军的生死存亡,决不能掉以轻心啊!要充分,周密,勇猛,突然发起攻击,打敌猝不及防,实现突破目而后迅速向两翼扩展、巩固,守住突破口,关键的关键是一定不能让国军再次封口。 红四方面军十二师34团是红四方面军精锐的精锐,团长大大名鼎鼎的许大和尚亲帅敢死队攻击,方面军最高首长政委(湖北汉阳奓山人)陈昌浩亲自随十二师34团监军参战!攻击得手以后,为让方面军快速通过漫川关,许大和尚亲自与34团敢死队和34团全体官兵与当时秦军杨虎城部白刃格斗一天一夜,紧急时分方面军政委陈昌浩也持刀上阵!。秦军也不是甩饭的,看看唱秦腔的,张献忠、李自成之流盖出自于此。 苍山是海 残阳嗜血,黑地刀光 ,杀声不绝!尸横片野,河流红绝!是役三十四团和十二师阵亡团长二人官兵2000余人,国军阵亡3000余人。红四方面军终于毕其役而全其功!脱险矣!史称漫川关决战!而载入史册! 徐总指挥五十年后回忆起当年的战斗情景,还无限感慨地说:漫川关突围,真是危险啊,多亏了三十四团在山垭口顶住了。 说者无情 听者有感!洒家5年以前追随红四方面的足迹,二下黄麻,一进新县,西上通江、南江、巴中,北上张掖、高台、倪家营子。此番有机会再到漫川关战地重游,追今抚昔,感概惜之! 骑驴 漫川关战地有感 浔阳江上夜送别,
漫川关下昼飞雪。
五千白骨依稀现,
三十四团刀未缺。
红军乡上无红军,
偏师再无黄公略。 (黄公略为江西红三军团政委,后在江西阵亡)
八十年来声声慢,
一声杜鹃一声血。
(附注,洪湖根据地的贺龙部在洪湖失败以后,也经过了漫川关,不过没有通过漫川关,而是折回了湘鄂边境,偏师这里指贺龙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