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椅是个村名。很好听而且给人想象力的一个村名。
八月的一个清晨,怀化到会同的公路,高椅静静地树在一个吞云吐雾的山谷中,三面环山,一面向水。这条河叫巫水,正是李白写“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到五溪”中的一条。巫水到高椅突然拐了一个大弯,携带着这里建村五六百年的所有神秘与辉煌。在以舟作马的年代,地处偏僻武陵山区的湘西居然有大量的富庶的河畔村落,随着水运向陆路交通的转换,无数曾经泊船万里的码头,如今只有村妇洗衣的棒槌的声响。
从公路旁的一棵古樟拾级而下,溪水潺潺,鸟声相唤,进入村中,房舍相衔,牛、猪皆散放山坡,门不闭户,仿佛刚从一条时光隧道走出。住在上寨山庄,一幢两层的木结构房子,村里新开的几个农家旅馆之一,推门、关门时吱哑声不已。女房东长得英姿飒爽,每天还和其他女民兵一起到村里练打靶。但她做得一手好菜,无论是新鲜时蔬,还是小鱼小虾,全部香辣宜人。
早晚皆凉,中午仍然酷热,温度几近长沙。午睡是不可少的,而早上、傍晚就背着我的相机四处游走。到山上可以拍到古村的全貌,尤其是井然有序的马头墙,在早晨的太阳下泛着青光。据说村庄原来是按五瓣梅花型设计的,现在有两瓣拆掉了。河边码头是我最爱去的地方。码头上有礁石,披皴有致,几条小舟缆系于上,对面青山一座,恍如黄宾虹画就。刚到的那天傍晚,一场暴雨后两条彩虹并出,久久不散。每天早晨,早起打鱼后的渔民细细清理渔网中的碎枝细叶,渡口行人仿佛径自来自于沈从文小说,游泳的孩童,嬉水的小狗,与远处的炊烟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这里留存的一百多幢明清建筑需要时间细细品味,精致的门窗雕花大多已经流失了,但每幢房子的格局与岁月刻下的沧桑却更显浓重。家家门口写着“清白家风”。有一个门楼,凉薯藤提着累累果实从长满青苔的门上悠然倒挂。村里有两个鱼池,叫红黑鱼池,盛夏的中午,过堂风依然清凉透骨。村口有一个池塘荷花盛开,原是一个天然的污水净化池。荷塘旁本是一个祠堂,80年代初被拆,拆不来的石雕随便摆在路边,成为大家纳凉的天然坐凳,抹去上边的灰尘,雕刻依然精美,让同去的一个画家痛惜不已。
也可以从高椅出发,泛舟往上下游的其他村寨。顺水行船约半小时,就到一个极小的村子叫唐洲,老宅第却比高椅更显高古。高椅也好,唐洲也好,在河滩上访石头都是一件惬意的事。石头被河水冲洗得各式各样,不乏表面图案自然如画的。村民们也随意拿起小腿高的石头放在门口作为凳子,有坐得滑腻如镜的,有同伴想买走,村民怎么都不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