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76|回复: 25

[图游] 2016年五一湘赣井冈山自驾游的见闻录

[复制链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5-3 16: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五十一年前,毛泽东挥笔写下这篇慷慨激昂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从一九二七年九月毛泽东上井冈山算起,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它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今年的五一假期,利用高速免费的国家福利,我和夫人及小扣扣坐上光头佬的车去了一趟井冈山,也算了却了一个夙愿。

五一放假的第一天是4月30日,我们是清晨的5:30从汉口出发的,顺利的穿过整个武汉三镇,在武昌南的青菱上了青郑高速,然后一路向南,经过咸宁、通城,大约200公里的高速在通城南驶出湖北,进入湖南。

_DSC6536.JPG

由于我们没有走车流大的京港澳高速,而走的是车少人稀的S11武深高速,在中午时分就在攸县的酒埠江下了高速,为的是去看看攸县黄丰桥镇的梯田。据说位于黄丰桥镇大塘村的梯田面积近千亩,布局奇妙,层次分明,色块和谐,层峰逶迤,云雾缭绕,颇具诗情画意。而我们找到该村的所在地一打听,当地村民证明一起的确如此,而近几年以来田地荒芜,只得种上树,美其名曰退耕还林,看来目光短视的人们还是不少啊!

再一打听,周边的旅游点不少,于是我们来到了不远的宝宁寺。

_DSC6546.JPG


宝宁寺位于黄丰桥镇乌井村,是我国湘赣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该寺始建于唐天宝10年(公元751年),开山祖师是攸县籍人士旷长髭禅师。介绍上说宝宁寺所处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峰峦迭嶂,寺后保存有一株古樟,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沉水樟,为省内沉水樟之王。但是我看上去宝宁寺里外冷冷清清,大门口除了我们以外没有其它游客,就是这样还要每人40元的门票。看到从旁边任何地方都可以畅通无阻的直达寺内的环境,我们还是选择了离开。


_DSC6543.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有句很有名的民间谚语:“茶陵的城墙,安仁的城隍”。“茶陵的城墙”指的就是茶陵的南宋古城。如今茶陵南宋古城的一段基本保存完好,是湖南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头城遗址了。

_DSC6589.JPG

南宋古城位于洣水之湾,三面环水,交通、防卫均有优势,但水灾却是大问题。建城的第二年,城南堤防就被江水冲垮。于是1228年县太爷刘子迈铸了一只七千多斤重的铁犀牛,安置于南门外河边,以杀水势。现在的铁犀位于南门外右侧的犀亭中,面向洣水。为镇城之宝,铁牛伏卧于地,昂起的头、张开的嘴、炯炯的怒目、向前弯的独角,似乎随时准备一跃而起,与河妖决一死战。虽然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日晒雨淋,却浑身不锈不蚀,锃光乌亮。


_DSC659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的春节期间我曾经自驾去过陕西的黄帝陵,这次又专门去了一趟炎帝陵。炎帝陵的高速出口就在炎帝陵风景区旁边的S11武深高速公路上。

据说炎帝的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的部落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

_DSC6712.JPG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现在全国有五处炎帝陵,分别是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 、陕西省宝鸡市炎帝陵 、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 、河南省商丘市炎帝陵 、湖北随州的炎帝陵,也不知道哪个是正宗的?其实谁正宗也无所谓,只要让我们记住自己民族的祖先就可以了。

_DSC6614.JPG

湖南的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如今是一处4A级风景区,80元的门票倒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午门是供皇帝进出的地方。


_DSC6630.JPG

门口广场的大银杏树应该有千年的历史了。

_DSC6627.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炎帝“生于烈山”,“长于姜水”,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炎帝陵。炎帝陵的神农大殿坐落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东侧。

_DSC6659.JPG

大殿和殿前广场为炎帝陵公祭区,“神农大殿”匾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

_DSC6699.JPG

神农大殿的正面一排雕龙石柱显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座大殿是一座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圣殿。

_DSC6637.JPG

大殿后面的长廊仿佛把我们带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隧道。

_DSC6636.JPG

神农大殿中央座立炎帝石雕祀像,一手拿谷穗,一手握耒耜,雕像高9.7米,座长8.9米,宽4.7米,为福建光泽红花岗岩雕琢。大殿左、右、后三面墙是大型石雕壁画,壁画内容为歌颂炎帝十大功德。


_DSC6646.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清澈的哗哗流动的洣水从大殿旁边流过,河边古树参天,绿草茵茵,是开展皮划艇漂流的好地方。

_DSC6673.JPG

过了祭祀广场和青石雕制的三座龙珠桥就是一处正八边形的八卦广场,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嵌入了“八卦”图案,用以纪念炎帝发明“重八卦为六十四卦”。

_DSC6677.JPG

朝觐神道两边各有一排石鼎,每个鼎都有一个古怪的名字,而且都是不认识的古文。

_DSC6663.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炎帝刚出生,他的母亲女登每次上山采摘野果时,天上就会飞下一只神鹰用翅膀给幼小的炎帝遮荫挡雨,一只仙鹿跑来给炎帝喂奶,这就是民间传说炎帝有三个母亲的来由。

_DSC6695.JPG

由于有神鹰、仙鹿的庇佑和哺育,炎帝三天就会说话,七天就会走路,三岁便统帅部族。为了纪念神鹰、仙鹿对炎帝的养育之恩,炎帝陵所在地的古地名就叫白鹿原,又叫鹿原陂,

_DSC6697.JPG

大殿正前方的香炉是祭敬香或焚帛书用的,每天自发前来敬香的人们络绎不绝,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民族魂!

_DSC6704.JPG


点评

白鹿原?是不是陈忠实小说里的白鹿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5 09:18
老黄不是要西进陕西,现在转道南下,茶陵这个地方不错啊,今后五一等小长假高速上面和景区将是越来越堵,只有到这一些景点,方能偷安,老黄功莫大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 17:05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上高速前往今天的目的地—茶陵县。茶陵建县于汉初,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

_DSC6555.JPG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是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路线第8条中的重要景点。它位于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有清晰的路标指示道路;是原南宋至清代的州(县)署衙门,始建于南宋中叶之末,占地面积1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975平方米。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此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_DSC6559.JPG

它是中国革命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建设的一次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_DSC6562.JPG

该旧址包括大门外面的停车场都是免费开放,参观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_DSC6573.JPG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内有头门、仪门、牌坊、大堂、二堂、三堂、廨舍、内宅、后花园等,它们依次排列。两厢房舍一一对应,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青砖灰瓦,圆柱方檩,画栋飞檐,高耸马头墙,属于徽派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建筑艺术和东方审美艺术之美。

_DSC6566.JPG

谭震林当时是县的领导,为了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做了不少的工作。


_DSC6567.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日的上午11时离开了炎帝陵,继续我们的湘赣井冈山之行,11时30分过了湘赣交界处的收费站,基本是高速上车辆稀少。

_DSC6714.JPG

从炎帝陵起高速81公里既到了井冈山的龙市镇。龙市镇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赣西南之门户,是井冈山的重点旅游景区。

_DSC6720.JPG

龙市境是著名的朱毛井冈山会师所在地和我军军政院校的摇篮;内有红军教导队旧址,红四军建军广场、军部旧址,龙江书院,会师桥,毛泽东、-、陈毅等旧居,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纪念馆和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等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

_DSC6727.JPG

朱毛井冈山会师的铜像,广场上安安静静地,完全没有其它风景区的人满为患的场景。


_DSC6730.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龙镇顺省道前往茅坪景区。

_DSC6739.JPG

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在茅坪的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

_DSC6793.JPG

茅坪景区的示意图

_DSC6743.JPG

到达风景区的停车场。

_DSC6782.JPG

井冈山所有风景区实行190元的联票,茅坪景区单买门票是70元,我以为本来是红色教育的基地,应该免费欢迎大家参观学习才对,这么高的门票是不是太那个了!


_DSC6744.JPG




点评

红色旅游应该是不收钱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4 16:34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坪景区看上去只有100米长40米宽的一个区域,与旁边的人行道中间只隔着一条小溪,里面一览无遗。

_DSC6746.JPG

一片草坪、一排房子、一些树木,景区里面几乎空空如也,没有几位参观者,看来大家看来都觉得不值。

_DSC6747.JPG

一眼望去几间老房子也是重新盖的。

_DSC6753.JPG

一口红军井在景区的外边小溪的河道旁边。

_DSC6762.JPG

这座祠堂也在景区的外面,里面很潮湿的感觉。

_DSC6773.JPG

竹筒铁盏青油灯和一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籍的雕塑告诉我们一个有典故的故事。

_DSC6780.JPG

当年毛主席和贺子珍就住在这里,也正在毛主席被排挤的时期。


_DSC6787.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坪距离井冈山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景区茨坪还有36公里的山路,我们就没有再去了,而是继续上高速。在高速的井冈山服务区居然只有我们一台车。

_DSC6802.JPG

在吉安出口下了高速。

_DSC6807.JPG

沿S319省道20公里就到达了号称“江西十大文化古镇”之一的永和古镇。

_DSC6813.JPG

永和设镇距今约有2000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据古籍记载,宋代永和镇被称为“天下三镇”之一,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之说。元代及明朝初年,现在的永和古镇基本保留着宋朝时代的规模。

_DSC6823.JPG

自唐末五代,吉州窑于此兴盛以来,成为东南一大名镇,地灵而人杰,且代有名贤。进入宋朝,随着陶瓷业的发展,永和镇的市镇规模及社会经济也步入繁荣昌盛时期。

_DSC6834.JPG

镇上有一座正规的永河窑博物馆,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刚刚到点闭馆休息。


_DSC6824.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镇里面还有一处收费的“永和窑遗址公园”。

_DSC6838.JPG

博物馆的旁边是窑岭曾家古村,远望还是有一定的规模,可惜我没有走进参观。

_DSC6829.JPG

古树、幽径、老宅,看上去好像不错。

_DSC6833.JPG

村边还有古戏台。


_DSC6827.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日是放假的最后一天了,号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吉水县金滩镇吉水燕坊古村就在我们住宿的吉水县城附近。据资料说该村现存明清建筑160余处,包括宗祠、学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等建筑。当进去的路上有一栏杆拦了去路,要收每人40元的“门票”时,我们毅然掉头离开了,虽然周边到处都是岔的。

_DSC6861.JPG

一路北行进入了江西北部的修水县,在修水出口我们下了高速,过县城沿一条新路前往江西十大文化古镇古(村)的双井村。


_DSC6927.JPG

修河流到这里显得格外宁静,十里河道,水波不惊,平展如镜,一团薄雾气在清澈见底的水面生成,极像小东江的晨雾笼罩江面的景色。


_DSC6875.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4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36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井人文历史璀灿,自然风物独具佳境。这里是宋代文化名人黄庭坚的故里。

_DSC6883.JPG

黄庭坚于公元1045年出生于修水县双井村,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双井自古人才辈出,人杰地灵,仅宋代黄氏一族就有48名进士,其中5名官至尚书,这在中国历史中是凤毛麟角的,故享有“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


_DSC6886.JPG

黄庭坚故居背靠杭山、面对修河,周围环绕茂林修竹。故居为传统三进式的中式院落。

_DSC6889.JPG

院内设有黄庭坚生平事迹展览、家族谱系展览以及黄庭坚与双井茶的典故。

_DSC6903.JPG

与故居并列而立的是高峰书院,相传是黄庭坚少年读书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因书院后有一高峰,且期望学子学攀高峰,志为高远,故名高峰书院。

_DSC6917.JPG

现在是一所小学,而且学校名字就叫高峰书院,应该为我国现今唯一一所以书院命名的小学。

_DSC6919.JPG

离开了修水的双井村,踏上了回家的道路,一场预计良久而一直没有到来的大雨终于来临了,说也奇怪,刚刚从江西进入湖北的一刹那,雨过天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_DSC6931.JPG

在快进入青山的武汉—鄂州的高速上因为两车追尾而堵塞了半个小时,在天黑的时候回到了家。在此特别感谢光头佬一路辛苦驾车,还特地把我们送到汉口才再转回武昌,再次说一声:十分感谢!

(全文完)

点评

老黄这个五一又是收获满满啊,羡慕啊! 又看到黄姐和扣扣了 分享你的照片,感受沿途的风景,谢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6 20:31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7: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黄不是要西进陕西,现在转道南下,茶陵这个地方不错啊,今后五一等小长假高速上面和景区将是越来越堵,只有到这一些景点,方能偷安,老黄功莫大焉!
看云横夕阳,望浪迹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2 12:39 , Processed in 0.29135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