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喜新厌旧的习性,可能就是造就我这样的人什么新鲜玩意都想试着玩一玩,但是什么也都玩不好,玩不精的原因。 现在想起来,童年时光虽然清苦,但是还真是玩过不少新奇的东西,比如无线电和自己洗照片等。记得做孩子的时候还买过诸如《少年晶体管收音机》和有关暗房技术的书,当然也有实际演练,但基本上都是玩玩就丢了。 回想一下,依稀还记得当年的一些事情。晶体管可以到司门口的无线电商店去买,一个2AP9的二极管配上烟盒里的锡纸和一段缠绕在电线上铜线,接到耳机居然就能够听到几个电台混杂在一起的声音,确实是蛮有趣的事情。 玩暗房也是出于孩子般的好奇,当然,家长鼓励并资金支持也是不可少的。还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隔壁有个邻居是专业搞摄影的,现在算来是个和长江日报郭雷振这批老摄影人一辈的资深摄影人了。 当年去他在单位专门的暗房看了看,听老人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居然就自己跑去买了显影粉、定影粉、相纸,弄了纸箱和玻璃DIY一个曝光箱,再用红领巾把房间的灯泡一包,开干,居然一次性地就在卧室里面折腾出黑白相片来了。 老实说,水平真的不咋地,但是,居然每次能把胶卷自己冲出来,还能洗出一批模糊的影像,还是很有点心满意足,得意洋洋的感觉。至于说继续提高或者再学学如何放大,似乎都觉得不在话下了。 所以,别个玩摄影玩了一辈子都不敢瞎泡的老师傅一听我那得意的口气,就再是么样都不告诉我后面该么样玩了。再说,继续玩下去,对于我这样的当时根本没收入的学生伢,谈都不谈。 再所以,那段玩暗房的经历就此彻底打住了,之后也没再想去玩它了。 工作以后,最先去的是一家大石油公司,很牛气的一家公司,职工上下班都是考斯特接送的。在那里突然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石油分为勘探和开发两大块,而开发所对应的英文单词,居然名词对应显影粉,而动词则对应显影。真是不大清楚老外怎么会把这两样事情弄到了一起?! 现在影像技术日新月异,不知道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还有几多人玩暗房的。老实说,现在真的还搞不清楚显影粉和定影粉哪里有卖的了。 [此帖子已被 曾繁仁 在 2008-11-8 17:01:4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