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3|回复: 17

[图游] 吴哥窟的印象: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八

[复制链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1 16: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2014年的泰柬越三国游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一个整年,去年开了个头的游记只记录到17日的那一天,以后就搁下了笔。我也知道一旦停了下来,几乎不大可能再把它写下去了,2004年的第一次环游大西北的游记也就写到夏河的拉卜楞寺就停了下来;其实每次出行子前,大约费三分精力去认识与策划;中间是月三分精力去实践、去记录、去观察,再后才是用四分精力去再认识、总结和码字。何况我码的字说到底是为自己码的,是为了自己走不动的时候能够有一点东西反刍而已。至于看到我的这些拙文的朋友,也请包涵了。

为了提高速度,我可能有时候只发照片而少码字或者不码字了,但愿这篇游记能够码完!

言归正传。

DSCN4199.JPG

2月28日,到暹粒以后的第二天。今天的计划是转吴哥窟。早上去街上的早餐店过早,油条加一碗米粉,多少钱忘记了。

DSCF6991.JPG

慢悠悠地骑车来的吴哥窟的护城河,绕河而行,早上的河边一片安宁,青青的草地、茂密的大树、平静的湖水、对面是神秘的宫殿,这样的风景的确让人留恋。

DSCF7432.JPG

护城河对面吴哥窟的倒影。
吴哥寺的护城河呈长方形如口字,东西方向长1500米,南北方向长1350米,全长5700米;河面宽190米。护城河外岸有砂岩矮围栏围绕。护城河上正西、正东各有一堤通吴哥寺西门、东门;东堤是一道土堤,西堤长200米,宽12米,上铺砂岩版,古时西堤是裹金的。

DSCF7430.JPG

湖水中间的荷花亭亭玉立。


DSCF7009.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 收起 理由
难民 + 18 赞三十二个!

查看全部评分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哥窟的大皇宫地图

638587 (1).jpg

与吴哥大多数其他寺庙朝东,面对朝阳不同,吴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东。一般大家都是从西门的方向进去,先要过从护城河上面通过的神道。也有的先从东门进,顺光游览。

DSCF7188.JPG

吴哥窟就在中轴线上。

DSCF7184.JPG

进了王宫大门以后还是走在一条石头的神道上。


DSCF7182.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围的茂密的大树的外面是190米宽的护城河,如一道屏 障,阻挡森林的围困,因此吴哥窟比其他吴哥古迹,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杂树丛生,有些树根深植入部分建筑物的红壤砖  缝隙,逐渐将缝隙扩大,最后将红壤砖推落,使建筑物坍塌。
DSCF6997.JPG

回头望进来的神道

DSCF7025.JPG

进西门的一尊八臂神像,查名字好像叫毗湿奴神像,2004年修复的。

DSCF7018.JPG

吴哥窟的第一级台阶,也是第一圈长廊。


DSCF706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

DSCF7035.JPG

想要真正的了解吴哥寺,一定要知道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DSCF7032.JPG

《罗摩衍那》,作者是诗人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妻子悉多的故事。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  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  在基督教  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DSCF7048.JPG

西面南侧浮雕:决战俱卢之野。讲述的是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种种斗争,最终导致大战。大战的结果虽然有胜败,但双方将士几乎全部捐躯疆场,是一个历史悲剧。

DSCF7084.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接近中部,双方人马的冲突越激烈,中间部分的战斗已经是残酷的贴身肉搏战了。从北向南走大约五米远的地方,在浮雕墙的中上部分,刻画得是俱卢军的第一任统帅毗湿摩在战斗的第十天躺在剪床上牺牲时的情景,再往南前行15米,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手挽着弓箭,头发在脑后束成发髻的人,他就是俱卢军的第二任统帅德罗纳。


DSCF7059.JPG

浮雕墙中下部的地方,迦尔纳正在拼命拽拉深陷地中的车轮,此时他的战车是由后来的第四任统帅沙利耶牵拉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阿周那射杀了他。阿周那就在这里再往前4米远的中上部浮雕围廊上,他正在那里弯弓搭箭准备射杀迦尔纳,他的坐骑有四支胳膊,那就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从这里开始再往南就是般度族的军队了,据此处约8米,是毗摩(Bhima)骑在大象上,手里握着以魔鬼罗睺的脸装饰的盾牌。 这场战斗持续了18天,最终王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DSCF7050.JPG

浮雕的南北两端,双方的军队队列整齐,仪仗有序,军队的将领们与奏乐的乐师们坐在由马或象牵拉的四轮战车内,浩浩荡荡向前线进发。


DSCF7079.JPG

一位导游的讲解让所有参观者听得毛骨悚然,我也以为这些杀戮的场面太血腥了。联想在国内的一些古迹内的壁画,大多描写的是生活的场景,是不是中华民族太慈善了。


DSCF7074.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什么人、什么时候在浮雕的石壁上挖了这样的一块石头而去。的确是在厚厚的青石板上切割下来的,不知道是用的什么工具?

DSCF7086.JPG

第二条回廊里面光线昏暗,恍如另外在一个世界。

DSCF7143.JPG


石柱和石廊的千年前的色彩依旧保存。

DSCF7156.JPG

这里是十字长廊的交汇点,号称世界的中心。


DSCF7167.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哥寺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

DSCF7107.JPG

寺庙的最中心的第三层台基是最高层的台基,四周是浮雕包围。


DSCF7114.JPG


形如金字塔的台阶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层台基高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阶,东南西北每边各三道,十二道台阶都十分陡峭,必须手脚并用,匍匐攀登,象征登天之艰辛。

DSCF7121.JPG

建筑台阶以及金字塔主体的材料都是巨大的石块,只是内部的石块是有气泡的火山石,而外部的是十分结实的青石。

DSCF7124.JPG

上去的阶梯与地面大约70°,想想当年的人上去一次也不容易,现在已经关闭了,不让参观者上去了。


DSCF7130.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吴哥窟的照片都有在这个水池的照片,主要是拍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也是柬埔寨国旗上面的图形。


DSCF7174.JPG

感谢老汉一路周密的计划与安排,能够一路同行也是难得的修来的缘分。当下他正在尼泊尔,也许会去印度等国家游历一番。嫉妒羡慕恨啊!

DSCF7177.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的柬埔寨已经是烈日炎炎了,我们每个人拎着一瓶1.5升的矿泉水塑料瓶,外加一壶水,其实看看一些老外也都是拎着一样的塑料瓶到处晃悠,把我对老外有钱只图安逸的看法来了个颠覆的改变——原来一些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也和我们一样抠门。

中午在吴哥窟水池旁边的树林里面躲了一个多小时的太阳,顺便用早上城里买的“法棍”填饱了肚子,一直等到下午2时才冒着顶头的太阳骑车去了大约3公里外的巴戎寺。

巴戎寺.jpg

巴戎寺在去通王城,也就是去战象台的路上,从远处看好像就是一大的烂石堆。外观上看似乎与吴哥窟很相似,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周围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巴戎寺是佛教寺院,而吴哥窟是国王的陵寝。

DSCF7216.JPG

巴戎寺与吴哥窟一样也是建在三层基台上,各层基台的周围有围廊,基台中部和围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

DSCF7219.JPG

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观音像,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

DSCF7243.JPG

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众多佛塔间,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发现有带笑的眼睛注视着游客的一举一动。

DSCF7255.JPG

据说每一座宝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

DSCF7249.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吴哥周围的古迹历经近千年的历史而得以保存,完全得益与这些古迹全部都是石制的,而中国的古迹大多数是木制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古迹保留不多而柬埔寨的古迹可以得以留存,那怕留下的是一堆石头的废墟。有废墟总比没有废墟强!

这是巴戎寺最外层基台上的巨大之石柱及剩下断垣残壁。

DSCF7274.JPG

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1200米长的浮雕长廊令人惊叹的刻画了11000个人物。

DSCF7205.JPG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战场厮杀到生产劳动、集市贸易的生活图景应有尽有,这样世俗化的雕塑题材在吴哥建筑群中是非常少见的。

DSCF7197.JPG

我看到一些老外非常认真地参观,她们拿着一本介绍景点的书,对照实物仔细地看。

DSCF7265.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方寺”在“巴戎寺”西北200米,只是隔一条风景区的车行道。据资料介绍,巴方寺在当时是整个都王城的中心,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公元1050-1066年在位)于1060年修建的。巴方寺是国王献给湿婆神的国寺。

巴方寺的正门面东,进了东门,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长约170米的神道,两旁是两个水池,这种布局有点类似于吴哥窟。

DSCF7279.JPG

这条引道是由大约1.5米高的圆石柱架起来的,基本完整。

DSCF7317.JPG

巴方寺周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都是原址遗留下来的废墟的建筑材料。资料说法国从1960年开始帮助柬埔寨修复巴方寺,当时考古学家把所有坍塌的上千块石头编号、修整,摆放在寺前的空地上,希望能一点点拼凑上去。然而维修工作开始没多久柬埔寨就爆发了内战,1975年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上台后,赶走了法国专家,屠杀了帮助法国人修复古迹的柬埔寨人。可悲的是当年这些石头编号的书面资料在90年代初柬埔寨恢复秩序后都已失踪,所有石头的编号都失去意义。我看到一位老外正在石头上休息,一个人,也是拎一瓶水,看来也是热得不行了。只是我们即使要睡还比较含蓄,不会在大众广庭下仰面而卧的。

DSCF7282.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方寺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但现在三层平台以上已经全部坍塌,但现在已经看不到巴方寺当年壮观的景象了。

DSCF7335.JPG

正面是东门,不能上去,绕到北边有一个很陡的梯子,只有从这里才能上去。

DSCF7287.JPG

上梯子之前有一个告示,大家一看就懂。

DSCF7346.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层的封闭回廊还保存的较为完整,第三层回廊上只有一面墙还算是比较完整的原样。这是老汉在第三层回廊前面的神秘的微笑。

DSCF7298.JPG

从第三层的平台看下面的东门。

DSCF7302.JPG

在第三层台基中间有遗留的石台基,上面的原来的中心主殿的位置,现在只遗留下四个石门孤零零的面对苍天

DSCF731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2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6: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巴方寺下来,天色已经不早了,因为巴方寺紧靠战象台广场。广场是对面十二生肖塔,十二生肖塔由一排十二个方形红土和沙岩塔组成,两边各六座,与战象台的平台平行。之所以称为十二生肖塔,是因为各塔上雕有不同的动物,和中国的十二生肖类似,建于十二世纪末。根据柬埔寨传说,节日时国王会坐在某个平台上观看杂技表演,而这些塔就用来拉绳子使演员能在其中穿梭的。

DSCF7361.JPG

看到树林里面的这个告示牌还以为是:“地雷危险”的意思,刚刚查了百度才知道Schleicheria oleosa是柬埔寨的一种木材的名称,可能是一种稀有的树种吧!

DSCF7352.JPG

骑车返回,过护城河的时候夕阳西下照得树林一片金黄,四周静谧安详,我想,但愿世界天天太平无战争,但愿像每一天都像这样安宁、和平。

DSCF7419.JPG

请看其它集:

序言: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序
从武汉飞到曼谷: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一
在曼谷各处溜达: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二
从泰国去柬埔寨: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三
在柬埔寨的马得望: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四
从马得望去吴哥: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五
吴哥窟小圈骑行上: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六
吴哥窟小圈骑行下: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七
吴哥窟的印象: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八
3月1日在暹粒城内转悠了一天: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九
3月2日在吴哥窟最后的一天: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
3月3日从暹粒去金边: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一
在西哈努克的海滨看海: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二
在越南胡志明市: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三
在越南的美奈: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四
在越南的大叻: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五
在越南的芽庄: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六
在越南会安: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七
在越南顺化: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八
在越南河内: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九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19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198177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5-4-1 17: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6 07:45 , Processed in 0.555500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