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5|回复: 5

[原创]从雅拉到折多(上)

[复制链接]

274

主题

427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921
发表于 2003-12-4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雅拉到折多



雅拉无雪……

车出丹巴县城,便沿着峡谷中的东谷河上行,丹巴县城海拔1780米,比四姑娘山下我们居住的日隆镇低了近1400米,虽是深秋季节,在浓烈的阳光下,拥挤的中巴内不一会就闷热起来,只有凝望着窗外开始湍急起来的东谷河水,才让人感到凉意。

丹巴县城是个有趣的地方,大金川由北向南,流到这块夹在岷山、邛崃山山脉丛山峻岭中的小小谷地后,先后纳入革什扎河、东谷河,在县城汇合后,出县城不远又纳入小金川,再向地势较低的东向流去;小金川、大金川这两个名字,熟悉清史的也许还会记起,乾隆年间政府与当地土司曾在这儿进行过长达十几年的惨烈战争,那场战争几乎耗尽了清朝的国库,成为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之一,大、小金川汇合后的名字--大渡河,说出来现代人大都应该知道,红军长征抢渡大渡河的故事记在中学语文教材里呢,虽然那发生在下游一百多公里、康定附近的大渡河上。

沿路的民居,多是藏在茂密树木中的院落,进县城前在中路乡见到的高耸于山间的碉楼,这儿已寻不着踪迹,碉楼这种建筑,应该是丹巴的原住民--羌人所发明的一种防御性工事,唐时吐蕃征服了这个地区,与羌人融合,藏族的一个分支—嘉绒藏族就这样诞生了,可能是征服的过程吃尽了碉楼的苦头吧?他们把碉楼的建筑方式也继承了下来,到了清代的大、小金川战争,清军也在碉楼和险峻的山势面前吃尽了苦头,北京香山一带,至今仍残存有丹巴古碉的遗址,那都是当年对碉楼记忆深刻的清军,画下图样回北京建造的,我甚至怀疑他们是想用这种温情的方式来淡望战争中的惨烈吧?

嘉绒藏族这个族群颇为奇怪,他们说的藏语,其他藏人像康巴藏族、安多藏族等,全都听不懂,再加上以农耕为主,已经脱离了藏族的游牧传统,这些千年沉淀下来的改变,更给这个族群披上了层浓郁的神秘色彩。

公路延伸的东谷峡谷,又号称“天然盆景”,秋意尽染中,各种灿烂绚丽的色彩绽放在树木上方,从河谷到山上,层层叠叠着淡黄、明黄、深绿、桔红、深绿,强烈地刺激着视野,;树木围绕的房屋天台上,堆摆着黄澄金灿的玉米,火红的辣椒,串挂于屋檐下,打碗花居然还在盛开,紫白夹杂在屋前。

越往前行,两岸山势愈发险峻,黝黑的岩石褶皱勾勒出连绵的山体,岩缝间伸展着松树和不知名的灌木,云雾飘荡在山腰,山顶时隐时现。

随着海拔的升高,乘客的减少,车内温度也凉爽了起来,公路上不时有小学生模样的孩子,看见车经过停步敬礼,一脸稚气的庄重,那是比酒醉般的秋色更美丽的风景,隔着车窗冲着他们轻轻地摆摆手,也不知他们看见了没有?

海拔继续攀升中,灌木、高原草甸渐渐多了起来,树木却越来越少,当满车藏民“呀索拉”的欢呼声响起时,不远处,玛尼堆上经幡猎猎飘扬,雅拉雪山垭口到了。

站在无雪的垭口,满眼苍凉。

车过垭口后,有歌声从车后传来,嘹亮高亢,继而,车上藏民的和声四起……




车再行没多久,居高临下看去,蓝天白云下,一大片平展的草原呈现在下方,缤纷的色彩点缀其上,那是由牧场、树木、花草、房屋、牛羊等元素共同组成,让人恍如掉进了一幅油画之中。

八美是个不大的小镇,道孚的民居在藏区都堪称一绝,号称是“神仙的居所”,而八美更成了道孚民居代表,究其原因,不外乎在精美的造型和极高的造价上,动辄一条画梁造价都在几十万人民币,我曾在别的藏区参观过这样价值不菲的民居,如果不是带我们去的司机,故弄玄虚地让我们去猜那条精雕细镂、富丽堂皇的画梁的造价,也无法了解藏文化的这些细节,当时,仔细打量了一番后,随口便报出了“一万”,这个数字自己觉得已经够给微笑地在一旁倒着酥油茶,听着我们对话的女主人面子了,谁知司机双眉一挑:“一万?再乘以十吧!”,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听到这个数字,当时自己的表情,口张得足能塞下三个鸡蛋,是把鸡蛋竖着并排塞进去。

而现在,我们站在近午时分下显得冷清的小镇望去,除了天高云阔,令人心旷神怡外,那些民居从外表上看,怎么看怎么都显得普普通通。

同伴提议去惠远寺看看,这个提议,倒打掉了我正在思考的怎么进入这些民居、而不被狗咬得遍体鳞伤的疑惑,于是赶紧响应号召找车去了。

载着我们去惠远寺的,居然是辆警车,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触犯了那一条法律,当时,那位警察大哥正咪着眼躺在吉普车的司机座位上打着瞌睡,在街头像没头苍蝇般转来转去、找不着车的我,第三次经过他的吉普车时,警察大哥猛地睁开眼:“是不是要租车?我的车怎么样?”,望着他以为是在开玩笑,警察大哥又加了句:“坐我的车安全呀”,这句话倒把我给逗笑了,谈好价钱,车便往惠远寺驶去。

惠远寺建在一片开阔地中,正面是一排数十个白塔,塔高约2米,蓝天白云、红墙、远山下的白塔群,向天静默着,带着种奇特的震撼力。

进得寺院,转经筒也硕大得出奇,像是神话故事里上古时代巨人们所用的兵器。

这座寺庙,说来大有来头,雍正七年(1729年),西藏局势不稳,清政府把21岁的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从拉萨请到理塘再请到此避难,为迎接七世达赖喇嘛的到来,清政府征地500余亩,修建起惠远寺,1730年,七世达赖喇嘛来到新修好的惠远寺,并在此传法三年,1733年才启程离开返藏。

一百年后的1838年,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降生在此地的协德乡,从此,惠远寺在藏区影响更深。

寺内喇嘛并不很多,从大殿上二楼,正碰见一个年轻的喇嘛下楼,侧身让他时,他主动和我聊了起来,然后转身带我们参观七世达赖喇嘛当年的住处,从腰间取下一串钥匙打开门,那房间面积不大,狭长的一条,窗户正对寺庙大门,院内还有花在盛开,都是喇嘛们自己栽种的。

对着佛像拜了拜,告别年轻喇嘛,上了侧面的楼,二楼一个房间内,三个画师正在画唐卡,康巴人和前藏后藏的藏民温和的性格不同,长发飘洒的脸上总是带着股不羁。

上到侧楼天台,雅拉雪山横亘在不远处,静默无语,天地间只有风掠过的籁籁声,山那边是务农的嘉绒藏族的居住区,这边则是康区,生活着游牧的康巴人。

在高原上呆的时间长了,人也会不自觉地染上沉默的习惯,一如蓝天下的山脉和草原,连太阳下寺庙里懒洋洋躺着的狗,也染上了这毛病,见到生人也没兴趣发出声吠叫。

走到天台靠寺庙大门的一面,警察司机正坐在大门口和人聊着天,在上面冲他摆摆手:“嗨”了一声,他抬起头:“现在走吗?”,问了问同伴,回答道:“那就走吧”。

回去的车上,多了位年轻喇嘛,20岁上下的模样。是去镇上办事的,同伴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喇嘛和我坐在后排,冲着他笑了笑,说了声:“你好”,圆呼呼的脸上回给我的笑容更浓。

车又开了一段路,我们俩便笑着在车上纠缠起来,原因嘛,喇嘛看中了我手上戴着的一串佛珠,犹豫了半晌,还是直接问起我:“能送给我嘛?”

摇摇头,那串佛珠是当年在路上和朋友分手时,朋友戴在我手腕上的,走的时间长了,在城市浪迹的时间长了,才明白这一生再相遇的机会已是渺之又渺,那串佛珠、那段无私的友情,便显得愈发温暖了。

喇嘛把佛珠拿在手上仔细把玩着,然后握在手掌内:“送给我吧?”,脸上带着顽皮,“不给,还给我”,坚定地回答他。

一个不还、一个往回抢,两个人在车后闹了起来,警察司机也露出了笑容。

车进了八美镇,喇嘛把佛珠还给了我,还是在可怜兮兮地问着:“就送给我吧?”,把佛珠戴在手上,望着他手上长串的佛珠,我提出了个苛刻的要求:“用你的佛珠和我换!”

对修行的人来说,那是相当于法器类珍贵的物品,像他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往往出家了已有十年,这串佛珠,伴着他至少应该有几年的时间。

喇嘛一下就陷入了沉默,诡计得逞,我嘿嘿地笑了起来。

车停下后,下了车,正准备和喇嘛道声再见,他却涨给了脸,一下子从手上撸下佛珠,摊在手上:“我们来换!”,一下子让我傻了眼,没想到他这么看中我手上这串小小的佛珠?居然下定决心牺牲相伴自己多年,那么长一串佛珠和我来交换。

“我回到家再买一串送给你吧?”,现在是我在请求他了。

喇嘛的神色有些失落,又带着希望,想了一会:“那你一定要寄的,你答应我了”,犹豫中有些怀疑;“嗯,放心,你把地址给我,到时我买了好寄给你”。

回家一个月后,方才有时间买了两串佛珠寄给他,也不知他收到了没有?总算了了一个心愿……
心安即故乡!
http://wodongcho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4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3-12-4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此帖子已被 小倩 在 2003-12-4 21:37:54 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4

回帖

35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00
发表于 2003-12-4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去处
好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911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39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3-12-5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由 [B]大驴[/B] 发表:
好去处
好文字


我也想去,很想很想!!!

[此帖子已被 晓风清露 在 2003-12-5 12:53:44 编辑过]
松间数语
——风吹去,
明日寻来
——尽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908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3-12-7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出丹巴县城,便沿着峡谷中的东谷河上行,丹巴县城海拔1780米,比四姑娘山下我们居住的日隆镇低了近1400米,虽是深秋季节,在浓烈的阳光下,拥挤的中巴内不一会就闷热起来,只有凝望着窗外开始湍急起来的东谷河水,才让人感到凉意。

警察大哥猛地睁开眼:“是不是要租车?我的车怎么样?”,望着他以为是在开玩笑,警察大哥又加了句:“坐我的车安全呀”,这句话倒把我给逗笑了,谈好价钱,车便往惠远寺驶去。

才明白这一生再相遇的机会已是渺之又渺,那串佛珠、那段无私的友情,便显得愈发温暖了。

让我记忆深刻三段话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1422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74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3-12-10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2 23:30 , Processed in 0.0423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