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87|回复: 4

[图游] 天路难行——“09年7月陇青藏川行”游记之三:卓尼篇

[复制链接]

1168

主题

9757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37450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8-25 22: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哈达铺回岷县是坐一辆跑客运的微面,每人10元。岷县的汽车站开往卓尼的班车是按点发车的,明天有4班,开车时间分别是:8:30、9:00、12:00、13:00。我们买的是13:00的车票,等到13:20才开。88公里的距离,15元的车票。

岷县到卓尼县基本上是沿洮河溯河而上的,路边的风景不错。

DSCF2700.jpg

  卓尼,系藏语,意为松树。相传1254年(藏历第四绕迥木虎年),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忽必烈诏请,在赴京途经卓尼时,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便将寺址(禅定寺)选在这里。当地藏族称马尾松为“召相”,此后寺院和地名因此而得名 ,“卓尼”是“召相”之变音。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南部,甘南州的东南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有汉、藏、回、土、苗等10多个民族。从岷县开往卓尼途中,有不少茂密的原始森林的峡谷区,最有名的当属大峪沟、卡车沟、车巴沟、康多峡、九巅峡、石门峡等景区景点,大峪沟甚至敢于九寨沟媲美。还喊出了“南有九寨沟、北有大峪沟”的口号。只是我们看惯了江南的瀑布、峡谷,也就没有兴趣光顾了。

DSCF2703.jpg

  卓尼县地处甘肃东南部,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洮河把县城一分为二。洮河发源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曲折东流过碌曲、临潭、卓尼县城南,至岷县茶埠急转向西北,出九甸峡与海奠峡后,穿临洮盆地,于永靖县注入刘家峡水库。全长673公里,是黄河水系上游的重要支流。

DSCF2706.jpg

  卓尼汽车站是在进县城的一条烂泥路的旁边,院子里面只有三间矮矮的平房,没有所谓的“候车室”和“售票室”,我们问清了明天开往的班车最早一班是6:00,其次是7:00,它们都路过莲花山脚下的莲麓镇,但是车站就是不提前售票。

  虽然县城看上去不大,但是在卓尼县城有却有很多宾馆和旅店,最好的当属卓尼大酒店,它地处县城中心,280元的标间一看就不是我等驴友可以呆的地方。为了第二天上车方便,我们就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圣原招待所,电话3623985,2人间每人25元,始终不肯还价,虽然晚上楼上的房间最终还空一大半。

  放下背包,从旅店门口招手拦下跑出租的面的,全部是一色的绿色微型面包车,在县城的范围内不分远近,每人一元,随叫随停。禅定寺在县城北边的阿乃日扎山的半山坡上,从这里可以俯瞰全县,整个卓尼县城的街道、房屋、洮河都一览无遗。

DSCF2756.jpg

  禅定寺始建于公元1254年,最早的名称叫“卓尼大寺”,在金未元初时,元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沟时,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山清水秀,遂将原喇嘛老桑八代密宗红教寺移建在现今寺址。比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要早四百五十多年。。公元1710年,清朝康熙皇帝为寺院赐名“禅定寺”,这一寺名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现在的禅定寺匾额为原中国佛协主席、已故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自题写。雕刻于寺门顶部。

DSCF2708.jpg

禅定寺一眼看上去就比西宁的塔尔寺大得多,不要门票,然而我参观禅定寺是因为我参加所有的寺院、道观、教堂等地方,都是以去看文化的心情,而不是以宗教的心理,这是我的世界观决定的。“自古名山僧占多”,游历寺院与名山大川的游览往往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的名山都与宗教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寺得其所,山扬其名”,相得益彰吧。

DSCF2755.jpg

  什么是“禅”与“定”呢?佛经说:“禅”者“佛之心”也.“定”亦即“止”“观”也,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佛经又说: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了,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必须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浅意识的障碍才行;我自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如此境地,是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只食人间烟火的凡人。

DSCF2754.jpg

  禅定寺最盛时有僧人5200多人,占地近百亩,建筑170多幢,大小属寺有108座之多。既为名寺,自然不乏名人,西藏一至四世策墨林活佛都出自禅定寺,其中一、二、三世策墨林活佛,都曾担任过西藏摄政王,由此,卓尼被誉为“藏王故里”。寺内原收藏着数以万计的精美佛像、珍贵的经卷和价值连城的宗教文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前后历时五十余年、耗银三万余两、数千僧俗民众参与雕刻印刷的卓尼版大藏经,内容丰富、设计精美、印刷清晰,受到国内外宗教学者的极高评价。但非常令人可惜的是,这些建筑、佛像、经卷、文物大部分毁于战火。

  这是大经堂。

DSCF2717.jpg

  1980年,禅定寺对外开放。第二年,在原址上开始重新修建。寺院背依青山,俯视洮河,环境清幽雅静,现有三大学院、四大囊钦、五幢佛殿,加上寺门和僧舍等共80多幢建筑。寺院依山而建,融合藏汉建筑风格的经堂随地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高低不等的台地上,铜瓦金顶,雕梁画栋,显得金碧辉煌。经堂内用金、银、铜、玉、宝石、象牙、香木等材质制作的佛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经堂、回廊的墙壁上,遍布色彩绚丽的壁画,置身其中,如入五彩斑斓的画廊。每到祈愿法会、晒佛节、酥油花灯节等宗教节日,虔诚的信徒和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卓尼县有名的旅游景点。

DSCF2722.jpg

  精美的壁画   雕梁画栋的回廊,可谓金碧辉煌之极。

DSCF2736.jpg

  我们参观禅定寺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下午4时,几乎所有的大殿门都紧闭着。

DSCF2723.jpg

在寺院里面看到不少面目稚嫩的小喇嘛。

DSCF2733.jpg

  原来在禅定寺的后面有一所“初级佛学院”,我想大慨相当于寺庙办的“小学”吧。

DSCF2751.jpg

  寺庙一个膳房里面热闹非凡,一口若大的灶台里面柴薪噼噼啪啪地在燃烧,灶台上面的大铁锅里面满满的一锅冒着青烟的油,一股的菜油的清香弥漫在房子里面每一个角落。几位藏族妇女正在制作大油饼,我估计一个油饼大约要用一斤半面粉的样子,炸好的油饼放在隔壁房子的地下。原来这是为明天的一个法会准备的,所有食品都是由做法会的施主自己提供的。看到我们好奇,中年模样的施主还执意送给我们一人一个小油饼。

DSCF2752.jpg

  从禅定寺大门出来向山下走的不远,路边有一座白塔,白塔多为舍利塔,也称藏式喇嘛塔,石砌台基为须弥座,四周雕龙麟图案。分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身四周遍刻经文,门两侧浮雕佛像、菩萨像,塔座四周还有一圈转经轮。

DSCF2758.jpg

  遥看县城洮河对面的山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几间寺庙房子,据说是禅定寺的僧人闭关修行的地方。

DSCF2757.jpg

  今天的禅定寺,以其雄宏壮观的建筑气势,飞虹流彩的文化艺术和稀世无价的珍贵文物,已经成为安多藏区信教群众向往的圣地和人们探究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在卓尼的街道上,我们看到不少当地女性的着装与众不同,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卓尼藏族服饰。身着大襟两边开又的鲜蓝、鲜红或鲜绿色长简衫,外罩对比色彩强烈的镶锦边短夹。腰系锦绣宽腰带,头戴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球冠状“沙茹帽”,帽子前额稍上处平开10个半圆形花边,每个花边缀以一颗珊瑚珠,帽后脑勺处饰长燕尾状,一条长辫子一直垂到脚后跟,辫子中间扎在腰带里面。她们在节日里面多佩戴银制手镯和嵌有珠宝的金银戒指,浑身上下披金挂银,整个装束显得十分雍容华贵。

DSCF2761.jpg

  原来这就是“觉乃”藏族妇女服饰。“觉乃”系藏语,汉译音是“卓尼”,“觉乃”藏族是一支来自西藏的藏民族,觉乃藏族先民主要是在吐蕃强盛时期从西藏派到甘南地区戍边的部落。觉乃藏族服饰是吐蕃宫庭服饰,由于卓尼藏族长期远离吐蕃腹地而居住在卓尼地区,经时代衍变形成了独特的现在的觉乃藏族服饰。它不仅在安多藏区,甚至在泛藏区显示了尊贵和华丽。在服饰文化日益现代化、多样化的今天,“觉乃”藏族妇女服饰还保留着吐蕃时代的西藏农区藏族服饰的特点,可以说是全藏区保留完整的古代服饰及礼仪的“活化石”。这种服饰文化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DSCF2840.jpg

  卓尼县还产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天下,是我国三大名砚之一。洮砚之所以名贵,是因为用来雕刻洮砚的石料,产于卓尼县洮砚乡喇嘛崖底,堪称地下宝藏。此石含山之秀色,蕴水之波痕,故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称。据说其质地光细如玉,碧翠流波;色调不淡不艳,秀润雅嫩。是古今中外画家的案头珍品。可惜现在世上,现在又有几人还在笔墨丹青、“文房四宝”了,虽然走在县城的大道上,也看到一些专卖洮的商店,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远离中心区的比较偏远的地方,而且几乎都是冷冷清清的样子,门可罗雀。想想也是,失去了实用价值,成为一件“工艺品”的石砚,是不是也正在走完最后的里程,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呢?

  正是缘于此因,我没有照相。

  第二天是农历六月初一,按计划我们要去莲花山参加一年一度的“莲花山花儿会”了。


资料:哈达铺—卓尼的线路图:

哈达铺—卓尼1.jpg


未完待续
转载请具明作者与出处


请看其他几篇:
之一:序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17
之二:哈达铺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43
之三:卓尼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79
之四:莲花山花儿会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3
之五:西宁门源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5
之六:塔尔寺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7
之七:玉树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8
之八:玉树当卡寺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0
之九:石渠色须寺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3
之十:德格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9
之十一:白玉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54
之十二:亚青寺篇(完)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6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7880

回帖

1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积分
155226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8-25 22: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个花儿会,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01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96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8-25 2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赶上看老黄的幻灯片,就在这里期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7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73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8-29 16: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19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198174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8-29 17: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服饰的确有点和汉族某个时代的好相近~

的确费解费解啊!??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6 04:54 , Processed in 0.21893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