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试炼 为什么在开始写雨崩之前要让我看到人家拍的雨崩呢……太受打击了。不过既然连雨崩都坚持下来了,还有什么能打击到我?开始吧。 虽然大家离开时都信誓旦旦的说再也不来了,其实这条路线强度没想象中大,包包都是骡子驮进去的。问题是,我晕车了…… 早上从奔子栏出发,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只见前方的路一会儿排成S,一会儿排成M,不到半小时就吐了,云南的“公路”,你们赢了!乖乖的吃晕车药,昏睡。中午在飞来寺吃饭,因为翻胃,只喝了两碗萝卜汤,吃完上车继续昏睡。到西当的时候肚子空空,昏昏沉沉,好在晕车这毛病,一下车就活蹦乱跳,我调整了一下状态,谢绝了大家劝我骑马进雨崩的好意,走向了山路。  从西当望过去,山并不高,但山路全是之字形的,特别累。刚开始还东张西望的看风景,很快就发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之字形山路杀伤力太大,于是很自觉的只看脚下。更可恶的是不断遭到下山队伍的调戏:“加油加油,快到啦——呃,我是说我们。”“恭喜你,走了十分之一了!”“这段路是有点累,别怕,前面更累!” 太过分了,下山的时候我一定要调戏回来,哼哼。 每到一个休息点我就像骨头散架一样歪在凳子上,金领队还毫不怜香惜玉的忽悠:“嗯,不错不错,照这个速度晚上12点差不多能到。”我还能说啥,咬咬牙站起来继续吧。事实上我们这个队7点多就到了,不过当天因为大雨,还真有11点多才到的队伍…… 终于到垭口了,据说海拔有4000米,我累得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只想变个球滚下山去。过了垭口之后,下山的路很陡,比起上山来还是轻松得多,没走一会就看见了梅里雪山,感觉很近。
下到一半的时候,不知从哪飘过来一大片乌云,还起了风,当时我被晒得像条咸鱼,嘴唇上全是盐渍,还没来得及好好体会下凉爽的感觉,雨点就砸了下来。伸出手接了雨点一看,竟然是绿豆大小的冰雹,真诡异啊,刚才还是夏天的,一下子就变成冬天啦。 穿上冲锋衣,听着冰雹夹杂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突然之间,莫名感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直很喜欢这首词,却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这条预谋已久的路上以这种猝不及防的方式相逢,只不过芒鞋换成了溯溪鞋,蓑衣换成了冲锋衣。手里拿的还真是竹杖,我收拾行李时俱乐部说可以提供登山杖,到丽江又说登山杖发完了——是的,我被忽悠啦。队友帮我削了一根竹子,很轻也很顺手。 抚摸着手里的竹杖,默念着喜欢的诗句,体会着一千年前东坡先生的洒脱和闲情,望着山的一侧仍被夕阳斜照的梅里雪山,心被涤荡得不染凡尘。你看,我每次翻开古诗词就一边赞叹古人的才情一边埋怨现实缺乏诗意,其实是我自己深陷俗世,完全远离自然,同时又由于对当代“诗人”的失望,而拒绝相信诗意的存在。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莫过于此。 可以望见雨崩村的时候,雨已经很大了,气温骤降,裤子湿透,“望见”和“到达”的距离又是那么的长,走进客栈的时候,我从咸鱼变成了冻鱼,四肢僵硬不说,思维速度都变慢了。一群人冲进厨房把炉子团团围住,做饭的炉子烧的是柴,夹杂其中的树皮和枯草冒出燎人的青烟,烧水的炉子烧的是木炭,同学们纷纷把湿透的鞋子脱下来放在炉子边…… 在满屋的烟雾中,我看见房间里的木制家俱非常精致,桌子和柜子都刻着繁复的花纹,供佛的神龛和毛主席的画像很和谐的放在一起,除了电饭煲之外没有任何电器,很80年代的感觉。 客栈爆满,9点才吃上晚饭,鸡汤非常好喝,自己养的鸡现杀的,那种香浓的味道让城市里的所谓土鸡原形毕露。队友说气压太低,饭没煮熟,是夹生的,我饿得已经没感觉了。 只吃了一碗饭,大概胃功能紊乱没办法消化,晚上一直胃胀,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到2点多钟突然肚子疼,一爬起来就吐了。上吐下泻加失眠,早上还流鼻血了,该走的路还是要走,这就是试炼的意义吧。 在此感谢豆丁同学对我的照顾,希望还有缘同行:) [此帖子已被 米朵 在 2009-5-23 13:18:0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