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新浪潮307

[原创]珠峰行--不去征服,只在路上

[复制链接]

8

主题

62

回帖

44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42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6-9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可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经历的日日夜夜

照片让我们又回到了雪山高原,还有那依然无限的遐想

继续发啊!

 

正因为在路上,我看到了高飞的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9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征服,只在路上
                  -----2005.4.30-5.18 滇藏-拉萨-珠峰-青藏速记


                                              五
D6 (五月五日) 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
    宾馆的条件很差,老T更是连澡也没有洗,早上我们草草的收拾后就出发了。芒康也是我们整个行程中只有90#汽油的地方。也特别的贵。
    我们行程中有一主要的路途就是沿着怒江峡谷前行。
隔着澜沧江看到江对面的如美温泉休闲山庄,跨过澜沧江上的竹卡大桥,我们离怒江峡谷更近了一步,正高兴之余,一过竹卡大桥,前面一乱石堆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都下来搬石头,往上面一看,原来是上面的民工在清理上面的松石,下面没有任何的遮拦和监护就这么大胆的往下扔,在我们到达的时候他们停止了扔,在我们完全清理出一条路后,后面西藏的车在两声小喇叭的谢意后绝尘而去,老T说这么尖的石头不要太快免得把胎扎了。后来在我们超越那辆西藏牌照的小车时候,他们老实的在换车胎!老T真对了。友好的河南周口司机在帮他们换车胎。
    绕着山路没有多久,就听见后面的车不停的响着喇叭,原来是昨天在角笼坝遇到的那辆吉普车,我们友好的靠边让他们领跑。
    318国道3500公里处是一很不起眼的里程碑,我仅仅就留有一张照片。
    过竹卡桥翻越海拔3908米的觉巴山,之后紧接着一座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这是川藏南线最高的山口。快进入翻越东达山的时候,看见前面乌云密布,根据对高原的判断,东达山上一定在下雪,有经验的河南司机在换车胎的时候就提醒我们让我们快点过去,他们的车快,在后面肯定跟得上。
    觉巴山虽然海拔并不高,可2000多米的相对高差使它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整个山体都是红色,路不算窄但常有些地段塌陷,没有一根护拦。其实对于翻越东达山我们没有了那份兴奋,拥有的只是小心,因为山上的大雪不容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好在雪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到达山口的时候,老T点燃了一只香烟和开藏B车的司机一同分享,我们则拿出相机一个劲的拍.......
     13:20分到达左贡县城,藏B车一直在前面带路,他们常年跑在这条路上,对县城吃饭的地方很熟悉,毅然很慷慨的请我们吃饭,我们有种无功不受禄的感觉,在他们安排好当地的特色鱼和几个可口的菜之后,他们忙他们的去了,觉得很难为情的我们在提出买单的时候,老板说他们已经买过了,老T说,江湖中人讲究一个“义”字,饭后我们送了他们一条香烟作为回报。
    出左贡之后有60多公里柏油路,之后的砂石路比较平担。沿玉曲河溯流而上到邦达,邦达兵站门前是一个岔路口,从这里顺路向北是昌都,而左转向西南则继续沿318线的行程。藏B车的司机停车后给我们达招呼,要我们注意安全,他们往北向昌都方向,我们继续西行。
    在西行的318国道上,刚出邦达,路边的标牌上的提醒就告诉了我们,前方是一条充满曲折和艰险的道路。上面的友情提示,八宿县公安局提醒:您将翻越怒江山急弯区域,请注意行车安全。多好的提醒呀!
    16:10分,出邦达后约13公里,路不错,翻越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口,这里的天气比起东达山来说要好的多,之后进入怒江峡谷下坡道,这段路拐弯极多,人称怒江沟72道弯,也有的说是著名的九十九道拐,现在道路经过翻修比较好走,也许已经完全没有说的那种险境。从车里俯瞰怒江,江水混浊,呈黄褐色,江畔的崖壁光秃秃的,毫无生机。我想一旦下雨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滑坡,江水之所以这样混浊,就是水土流失的结果。到这里景色已十分荒凉,看不出有丝毫生命的迹象。
    下到谷底从怒江桥过江,穿过怒江隧道,桥和隧道边都有武警把守,在他们的驻地,也就是桥头的几栋小房子,边上还有风力电机发电,再没有任何的别的生活设施。我们放慢速度的拍照让他们出来阻止,老T说我们照了不知道不能照相,要不让他们将照片删掉,把守的武警战士将头伸到车内看了几秒钟,觉得我们不是什么坏人,说下次不容许,咳,下次要到什么时候哟,多可爱的人啦!
    出了怒江隧道没有多久,就驶上了沥青路面,18:20分进入八宿县,在“开放的八宿欢迎您”的欢迎标志牌下,在通过了一个接一个的八宿街头的减速带之后,不知不觉八宿县城就这样匆匆穿过了。
    路边的石壁上覆盖着巨大的网子,大概是用来阻止土石塌方的,但是这样的措施也只能拦住一些较小的石块和泥土,至于那些整块掉落的巨大山石,就奈何它们不得了。
快到达然乌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个长廊,地面沟壑纵横,时而冰雪覆盖,车子在上面险些打滑。有水滴从头顶落下来,打在车窗上,发出闷闷的声响。在长廊里没有一辆车会车,由于道路狭窄,还得到老T的提醒,真有点惊心动魄的感觉。上面有塌方,下面有冰雪路面,如果不是有长廊保护,就很容易出事故了。
    18:58分到达吉达乡,海拔3820米,室外温度14度。19:40分到达然乌小镇,到达然乌的时候,有一条路是通往察隅,据说那也是一条通往美丽极至的路。可惜!可惜!原计划在然乌小镇停留的入住的,第二天看看然乌湖,可是不到200米长的小镇条件非常的简陋,巴掌大小的然乌镇总共只有两家宾馆,一个邮政宾馆,一个邛崃酒家。宾馆的两层小楼是用木头搭建的。老T和我是不想在这里停留。
    天色还早,我走向湖边,静静地感受一番这安详的然乌湖:站在她面前,我默默地看她,仿佛在读一首诗,天慢慢得在变黑,虽说有些阴冷,但空气非常干净,有些湿漉的冰凉,风吹拂在脸上,让我不自觉的拉起衣领,原本应该是亮绿的湖水,在这接近傍晚的时候是一层浅浅的蓝绿色,却更多了一份含蓄的美,朦胧中曲线逶迤,羞涩地彰显着她的妩媚,她定是一个绝色秀美的女子的化身,与伟岸的雪山为伴,雪山和她应该是夫妻或是情侣吧!这样的终日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实在是羡刹我这个凡尘中人。
    我忽然想变成湖水了!
    对她的关注只有八个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过她最后一眼后,我们决定赶往波密!
    要命的是我们的油在标准的经济速度下只能跑142公里,从然乌到波密有近130公里的路程,老T说没有事,这条路有六十多公里的砂石路,其余的是沥青路,即使只样,老T说没有关系,让我们放心,我们还是勇敢得在夜色中奔向波密!正如在这条318国道上许多筑路队伍的标语牌上所写的那样:海拔高斗志更高,缺氧气不缺志气!怎么就感觉到是对我们执著精神活生生的写照呢!!
    穿过了难走的砂石路后,一直想着拍一张照片,那就是318国道4000公里处的里程碑,在茫茫的夜色中,我和老T分工一个看路左,一个看路右,在排除了一个一个的嫌疑之后,有时开过以后还倒车过来,还是没有找到那块里程碑,主要是修路的原因,那块里程碑就不知地方了。不过,老T说没有关系,就只好用4005公里的里程碑作为代替了。那种执著的劲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敬!
    波密,藏语意为“祖先”。位于西藏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交界处,东邻八宿县,北靠洛隆、边坝县,西与嘉黎、工布江达县接壤,南连察隅、墨脱、林芝县,川藏公路318国道横贯东西,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境内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尤为丰富,享有“西藏的瑞士”、“绿海中的明珠”、“西藏江南”之美誉。
    正因为波密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在临近波密的时候,公路上欢迎的标语牌我们想肯定又是什么“开放的波密欢迎您”的字样,可是当车驶近的时候,我们看后都哈哈大笑,谁都不会想到的是“谁放火,谁坐牢”,事后想起的时候还忍俊不禁!
    22:22分,多好的吉利时间,我们安全顺利的到达波密。油箱还有至少跑20-30公里的油。
    下榻:众兴宾馆,条件相当不错!非常满意!当日行驶568公里。

怒江

 

夜幕下的然乌湖

 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然乌湖边的小女孩

沿途的风光

[此帖子已被 新浪潮307 在 2005-6-10 17:52:25 编辑过]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2306

回帖

1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058

荣誉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6-9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和你们一起飞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743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1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6-9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不去征服,只在路上"的标题!

喜欢新浪潮大哥的文字!

喜欢每一张照片!

期待下文!期待沿着你们的足迹寻找在路上的感受!

新浪潮大哥答应我的事情不晓得还记不记得啊?

明月清风取之不尽,
碧水蓝天求之不得。
风来的时候,顺着风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征服,只在路上
             -----2005.4.30-5.18 滇藏-拉萨-珠峰-青藏速记

                     六
D7(五月六日) 波密――八一
     前夜有一场雨,好在雨不大,从难总发的短信中得知今天要在八一和阿雅一行会合,自然有些激动,经历了从德钦到芒康至波密的乱路,对前方的路我们早已做好了许多的心理准备,不止一人告诉我们这条路顺利的话大约要走8个多小时。我们8:36分就出发了。
     出波密大约三十公里是好的沥青路面,车跑起来很畅快,看着路两旁的原始森林,雨后的空气又格外清新,心情自然很好。出30公里之后,我们就开始没完没了地同烂路打交道,而且烂的程度比前几天走过的任何一段路还要严重,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也许没有人能想象得出来。然而现在看来,跟通麦到鲁郎这段路相比,那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心里再琢磨,这是我们国家级的国道呀,怎么如此之乱呀!
    顺着帕隆藏布峡谷,车在缓慢的前行着,路虽说难走,从滇藏转入川藏路一直就没有好过,只有走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人间天堂,什么叫做美到极致。心里所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和艰难,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这段路是老T一直在开车,一个接着一个的塌方处,只有耐心的等待清理后才能前行,老T的车开得格外小心,在过沟坎的时候速度很慢,至于路到底差到什么程度,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有些事情只有亲眼看到,亲身经历过才会有同等感受与体会。在八一与阿雅会合的时候问我,路怎么样?我说路不好走,慢慢过没有问题,他说的话让我汗颜,有路就行!要知道他走唐蕃古道的时候就没有路!看看人家的气概,我还不只有接受教育的份!
    我是第一次进藏,有了这段得经历后,我还担心什么呢?就象我在走上滇藏、川藏路之前,也从未想象过滇藏、川藏路的艰险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车子在过通麦大桥前有一地质公园陈列馆――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博物馆。馆里仅仅就保存着一些的照片和资料性的东西,没有过多的可供参观的内容,管理员说刚刚在建设过程中。原来如此!
    老T和我兴致勃勃观看的过程中,一个原来就没有的计划被他说出,他想到易贡湖去看看,在他的执著下,虽然我心中没有一丝的愿意,但还是同意了他的想法。车过通麦大桥后右行,就是一条极度难行的路,车速维持在5-10公里左右,易贡湖距离通麦大桥的距离是30公里,这样的速度下去来回保守估计要在6-7个小时,逆着易贡藏布水流的方向,顺着乱石,塌方,狭窄的山路我们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在车上的时候我一声不吭,看着那条路,开车的人都知道它的艰难与份量,在一个仅仅可容调头的地方,老T说这样的路还是折返,不然我们今天到达八一的计划就会被冲。老T理性的选择折返了,在回到通麦大桥桥端的时候,我深深舒了一口长气!毕竟太冒险!这是大家的共识。此时的时间是下午的13:35分。
    我们继续前往八一,过通麦天险时也没有书上描述的那么险,也许是我们一路的顺畅没有碰到大风大雨大雪的天气,话说回来,要时真碰上这样的天气,不说通麦了,别的任何一个不是天险的地方会成为我们最大的天险。在过小102道班时,亲眼看到山壁之上垒起的高高的护板(用来阻挡泥石流和塌方),想象这里遭险情时的情景,不禁感到有些心惊。那里毕竟就是多少人为之谈虎色变的川藏第一险啦。
    在过通麦大桥之后,一路上山,连续倾斜的陡坡,加上前夜的小雨,路有些泥泞,山路湿滑,路面狭窄,遭遇会车时一方需要减速礼让,川藏路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就要看你的运气是好是坏了。如果遇到下暴雨的情况,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路段都会遭遇塌方,危险无处不在。
    让我数数这条路的一个又一个的天险路段:拉月大塌方、培龙弄巴泥石流、古乡泥石流、102大型滑坡群、排龙天险、老虎嘴........每一个都让你畏惧!水坑、松软路基、急弯、单桥等都是考验。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艰难苦行,下午四点在经过318国道4147公里处之后,穿过鲁郎兵站,鲁郎兵站门口的标语很是让军人的奉献精神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建一流兵站,耐孤独寂寞”,在此之后就进入平整的沥青路面,从这时起一直到拉萨再没有这样的路,后来到珠峰的路就再论了。
    16:37分我们开始翻越色季拉山。色季拉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北岸,印度洋暖湿气流通过大峡谷呼呼贯入,使该地区形成明显的海洋性气候,植物沿山势自下而上成垂直带分布。谷底为热带雨林,其上为亚热带、温带针、落叶混交林,再上为草地,再上为寒带针叶林,再上为苔藓,再上为冰雪。同一经纬点上分布多种不同气候和植被带,是为天下奇观。色季拉山的山势比较平缓,没有其他的山那么险要,山口的海拔好象是4702米,16:45分到达鲁郎林场的观景台,一藏族大爷硬是要我们买门票,我一看那个观景台是内地援建的,咳,还要收我们的门票费,郁闷哟!象征性的给十元钱硬十不答应,我只有欲擒故纵,说你们去吧,我就在这里看看,不过去了,这一招还真是管用,说你们去吧去吧,咳,不容易呀!鲁郎林海的风光着实很美,照片之中感觉就象一幅一幅的油画。
    时值内地的初夏,但在色季拉山海拔4000米以上高处,仍皆为积雪所覆盖。皑皑的雪峰气势磅礴,在烁烁的阳光下散发着凛凛寒气,锋芒逼人,耀得人睁不开眼。雪薄的地段,可以看见积雪溶出的一汪汪水洼,洼沿生长着苔藓和些许细微草丝。其下即为莽莽苍苍的雪杉林带,给高原带来一派绿色的生机。色季拉山公路两旁的雪杉林地,残留着许多合抱粗细的大树桩,显示出曾被人类大规模砍伐的痕迹。但现在,路边不时可见保护森林的标语牌,则又表明了人类的进步。站在色季拉山口经幡飘飘的马尼堆旁遥望正前方,南迦巴瓦峰犹如一名冷艳少女,迎面披纱伫立于湛蓝的天宇之下的雅鲁藏布江南岸。她脚踏一片雪原,横空出世,峻峭飘逸,长袖飞舞,令人心仪神往。然而她又超然物外,清雅高洁,至纯至净,凛不可犯,令人敬若神明。大自然的原始之美,实乃通世之至真至美。面对这至真至美的天地之造化,我有一种融入本真、融入圣洁而无物无我的溶化感。我愿化为一缕云烟缭绕其侧,我愿化为一片飞雪飘临其身;我愿陪伴她默然沉思悠悠恒古,我愿追随她翘首天际解读未来……
    谁忍心搅扰她深沉的哲思?谁忍心打破她宁静的菩提心境?谁忍心践污她圣洁的银纱?谁忍心以冒犯她的尊严为荣耀来虚饰人世之浮华?
    17:30到达林芝,我们又一次的为林芝人民做了贡献,在参观世界柏树王园林时,我们主动买票后,一个人都见不着,没有查票的,从里面出来的人说,这么远来了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世界柏树王园林位于离八一镇8公里的巴结村,海拔304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里有一片古老而苍翠挺拔的柏树林,平均树高30米,平均直径1米,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50米,树围18米,树龄2600年,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王”。
    18:00抵达八一镇,海拔2940米,室外温度15度,天气异常晴好!
    当日行驶250公里。
    到达八一后我们住进了八一镇最好的酒店,是福建援建的福建大酒店,四星级,是我们整个旅途中住的最贵的酒店,与内地的四星级酒店没有两样。遗憾的是抠门的老总硬是不送免费的早餐。
    等待阿雅一行看来还需要时间,老T和我将车上的所有东西卸下放到酒店,出去找地方洗车,从长沙出发赶到八一已经整整七天了,车子已经脏的一塌糊涂,确实需要好好的洗洗,找一个洗车的地方还真不容易,在新区里转了一大圈,在一酒店的院内还真是有一家洗车点,一打听原来还是老T的老乡。
    可能是本地对于拥有老T这种类型的车太多,洗车的小伙很是熟悉,车也洗得非常的干净,车垫底下用吸尘器将细砂石统统的吸出,车子立马焕然一新!
    阿雅的电话来了,到达八一镇也快了,老T递上一根家乡的香烟和十元钱之后,在我的谢谢声中小速开到加油站,为了明天干干净净地到拉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阿雅的电话又来了,问福建大酒店在哪里,我风趣地告诉他,“八一就这么大点地方,在乡下”。“好了好了”,这是的他的惯用口头语,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不多会,他们一行十人四辆车浩浩荡荡地到了酒店的停车场上。走下车的阿雅头上的帽子很是引人瞩目,一顶淡棕色的皮毛在他头上俨然就是一儒商的大气样!
    晚餐甚是热闹,菜也非常丰盛可口,四川人民的勤劳再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川的家乡菜饭馆,比较干净,就是桌子稍微小了一些,挤一挤也显得热闹,大家的安全会合是非常得开心的事,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当时欢聚的照片,阿雅高兴的劲一会要给这个敬杯酒,一会要和那个喝一杯,大家对他的评价就是又活了,想想去的路途上是个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后来有人告密,高原反应把他都搞蔫了!哈哈,就这么两下!!酒足饭饱后大家赶紧休息了,明天的路还等着......

 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和桥 

  

通麦大桥

这样的路够挑战?

[此帖子已被 新浪潮307 在 2005-6-13 20:50:13 编辑过]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4490

回帖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197

荣誉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6-11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又去了卡拉OK,高原之上高歌一曲,那个爽啊,可惜啊,你们要睡大觉哦。

继续,楼主的文章又把我带到了惊险刺激神秘的西藏。

 

随心所欲的生活,我思故我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3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朗风光

兵站

象油画一样的鲁朗林海

[此帖子已被 新浪潮307 在 2005-6-13 21:06:25 编辑过]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3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征服,只在路上
     -----2005.4.30-5.18 滇藏-拉萨-珠峰-青藏速记

                           七
D8(五月七日)八一  -拉萨
     来不及和阿雅一行的道别,我们便出发了。从八一到到拉萨,一路坦途,但依旧是山路弯弯,不停与对面驶过来的小车相遇。从这里开始小车已越来越多了,但多数都是从拉萨过来的。大货车也不在少数。
    上午10:00通过巴河桥,进入巴河镇,看到通往错高湖(也叫巴松错)的路标,我果断的打出右转向灯,40公里的沥青路面是这两年刚修的,非常好走,只是山路弯弯,坡路较多,也没有必要将速度提的过快,沿途可以看到许多颜色鲜艳的藏民住宅,路边可爱的藏族小学生见到我们的车通过,都齐刷刷的来了一个标准式的队礼,一路上从云南到西藏,这样的场面我们已经经历了许多,深受感动,有的孩子挥挥手,有的孩子敬队礼,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给他们回礼或停车。
    路的两侧的山体上覆盖着密密的丛林,山顶的积雪依旧没有消融,巴河水很清澈,室外的温度也不高。错高湖是一处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区,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淡水堰塞湖,湖形呈香蕉状,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水域面积约3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0米以上,湖面海拔3464米,从巴河镇一路进去,经过孜木宗、东马两个村寨,路边的风光越来越好,一路上有巴河上的水电站,还有一处大型的地面信号接收站,问问老T,我们琢磨了半天,我说是不是飞机空中走廊的地面中继站,公路从高架的天线下面穿过,这个站的地位非常得重要,范围也很大,从我职业的眼光看绝对不能小看他的地位,因为输电线路的35KV线路是双回线供电,必须要确保不停电的用户是标准的一级用户,要考虑到政治影响的事呀!扯远了!
    村镇附近的农田为了防止牲畜进入用了铸铁和钢材的栅栏,好象公园的围墙,给人的感觉是太奢侈。我指给老T看的时候,老T也是愤愤不平,心想内地人民这么支持和援助西藏,他们怎么如此这般呢?
    到风景区收费处,门票50元一人,司机免票。藏族人民好淳朴哟,走了那么多地方,好多景区车都要买票,在这里不但不交过路费、不交停车费,而且还免司机的门票。  10:30到达巴松错,好多去过的人说巴松错比九寨沟漂亮,我觉得它们不是同一类型的景区,不能把它们拿来作比较。
    找好停车位停下就去湖边,湖中岛和岸边由很大的原木和木筏连着,看看那原木可不是几十年能长成的,一定是他们乱砍乱筏的树,走在上面那感觉就象是走过许多普通的码头一样,上岛的时候可以看见左边的小区域好多的鱼在吃食,原来上岛之处有一人在专门卖鱼食的,看看上面的角票,也不会贵。巴松错湖心岛上有一座错宗寺,始建于13世纪中叶,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属宁玛派寺院,寺中供奉的是天竺僧人莲花生大师。顺时针转湖心岛一圈,可以看到水葬台、桃抱松、十二生肖树、莲花生大师脚印等景观。
    12:35到达工布江达县,午餐后继续前往拉萨。14:30到“中流砥柱”景点,这是山上的一块巨石掉在尼洋河里,奔腾的尼洋河水在此被挡,激起了波涛巨浪。沿途欣赏秀美的尼洋河风光(传说中尼洋河是“神女的眼泪”汇聚而成的,绿波见底,水色格外的清幽明澈。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东流300多公里,于八一镇南约40公里处汇入雅鲁藏布江)。
    15:40,车过318国道的一个我们觉得很重要的里程碑,318国道的4444公里处,我给老T说,我们一定要在这里留个影,许多的旅行者来说对整数,什么4000呀,5000呀情有独钟,其实我们也没有落入俗套,上面提到的3500公里,4005公里不也是一样的么!但是对于这个里程碑,它具有非凡的意义,无论从内地你从川藏,还是滇藏进来,或是从青藏进来,从这里返程,能够走到这里,说明你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跋涉,这条国道也就5000多公里,这个点的意义绝对是可以堪称的。不一样哟!连续的四个4,哪里再去找?!后来返程的途中,我和老T在翻过唐古拉山以后的那条109国道的3333公里处,也留下了《在路上》影子。
    15:48分,车过松多温泉,这个温泉好象没成气候,没过几分钟,外面开始下雪,前方的山体看起来云雾弥漫,完全笼罩在烟雾之中,室外温度只有4度,海拔在4000以上,雪粒打在玻璃上噼里啪啦的响,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这里完全是冬天的感觉,时间感到非常的漫长,能见度很低,车外呼啸的狂风,把雪粒子吹得到处都是,一会儿又是大大的雪花,一会前方稍微有点亮色,一会又是乌云密布,16:17到达米拉山山口的时候,山口海拔5020米,这也是我们没有留下山口照片的地方,室外温度是零下3度,风特别大,大家已经完全没有心情下车拍照,希望快快离开,因为路上开始结冰了。
    在这样的风雪天气里,两次碰到藏民赶着牦牛群过马路,我们的车只能跟在后面一点一点地挪,直到那些牦牛全部过完为止,没办法,在这条路上它们才是真正的主人哟。朦胧中的雪山看上去非常雄伟,四野苍茫一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吞没了。而雪山的轮廓在暗地里若隐若现,看上去有撼人心魄的感觉。老T说,安全牢记在心中,跑在我前方的车不知什么时候冲到路下去了,估计是路滑的原因,地点就在318国道4491公里处,一路都没有手机信号,他们怎么求救不得而知了。从车体上看好象没有人身伤亡。我们也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施救,主要是看到车上的人都出来了,好好的!
    16:57分,天晴了,海拔降到3990米,室外依然很凉,只有7度。在余下的路途中,穿过墨竹工卡及甘丹寺,都没有停留,我们只在高原湿地边上停留照相后,一路直奔拉萨!
    18:16分,车过拉萨河大桥,海拔3690米,室外13度,拉萨已经就在眼前了,八天来一路的艰难和困苦在这时已经烟消云散了,拥有的那份疲惫与辛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拉萨!我们终于到了!
    入住酒店,鼎怡大酒店(三星级),条件非常不错,价格很好,房间可以上网,是我们在拉萨的大本营。当日行驶479公里。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3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松错

中流砥柱

318国道4444公里处和4500公里处

[此帖子已被 新浪潮307 在 2005-6-13 21:42:35 编辑过]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813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220
发表于 2005-6-13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儿随之飞扬
给我时间,我就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819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5-6-14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骑走西藏本身就是一个壮举,但要说的就是你们不仅是运气好,更主要的是你们的胆大心细不断的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完成了此次西行活动。

看到那些照片真的是替你们感到自豪。

一个字 爽!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9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458
发表于 2005-6-14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宏篇巨制啊!为你们而骄傲!佩服!

我旅行我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征服,只在路上
             -----2005.4.30-5.18 滇藏-拉萨-珠峰-青藏速记

                                     八 

 D9 (五月八日) 拉萨市内转悠
     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拉萨。在经历了滇藏、川藏路上的那么多艰难险阻之后,当我终于置身于拉萨的天空下,感觉高原阳光的炙烤时,我的心里竟说不出是怎样的感觉。按照老T和我商量的计划,以拉萨为中心,包括市内的游览,留在西藏的时间是七天,八号当日,市内看大昭寺及其他,九日上午布达拉宫,下午山南,十号纳木错,11-13日珠峰。计划有点紧张,但是一路来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一直就这样的激励着他们和我,“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老T说我在机关呆久了,什么东西都是一套一套的,我说哪里哟,实在是惭愧呀!
    对于古老而又年轻现代的拉萨,我就不在这里费笔墨了。它给我的感受就是:在那里你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愿去思考,只想懒懒地躺在椅子上,晒晒太阳,看着天上不断变幻的云块,让头脑一片空白……
    我们首先去的是大昭寺。听的士司机说当天是一个什么节,街上转经的人很多,他们一转就是几个小时,十元钱的车费就完全可以到达通往大昭寺的一条步行街,因为车不能再进去,里面的另外一种交通工具就是武汉早已经取缔的麻木,在拉萨市内还可以大行其道!我很怀念的在市区坐上一段麻木过了一把瘾!
    我们先围着八角街转了好几圈,当然是按照传统的转经习惯,如果你是反方向的转,在他们的眼里,你无疑是一另类,并且转的圈数一般是单数1、3、5.....大昭寺门前众多的藏民在那里磕长头,体面一点的藏民用专门的垫子垫在地上磕头,一般藏民就在地上磕了。八角街上也是人潮涌动,整个八角街以及周边街道都是卖工艺品、藏族特色商品、藏药等的商店。让人眼花缭乱的八角街你可以花不多的钱买到许多藏传饰品,还有许多来自印度、尼泊尔的好东东,但那些价格就要高些了。但在八角街的许多摊位上,也有假货出售,这就要靠自己去辨别了。反正原先拥有的那种对这里的一种期待,一旦你真正转到这里的时候,你丝毫没有一种欲望,对文化背景的不了解以及一些藏族的民族装饰品你买回去后要么礼节性的送人,要么毫无用处。除了真正的藏族用品之外,其他小摊的东西和内地许多城市的地摊上物品没有两样,甚至有些很水的东西,和多年以前汉正街的摊货一样,绝对不会让你爱不释手。
    大昭寺据说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入藏而修建的,它的大门与一般寺庙不同,是向西开的(中国的寺庙大门一般向南开),这是因为文成公主信仰佛教,所以为她设计的这座寺庙的门面向西方佛教圣地。大昭寺的门票是电子门票(一张小光盘),70元一张,可以看到大昭寺的介绍。
    大昭寺里最著名的文物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带的等身释迦牟尼金像,看了大昭寺才知道,文成公主在西藏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其实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的小老婆,嫁到西藏7年就死了老公,一生没有生育。过了30年也死于西藏,和松赞干布葬在一起。大昭寺里供参观的地方比布达拉宫还多,人也很多,藏民进去不用买票。
    转经是西藏一大风景线。路边、寺院里;老人、年轻人,随处可见。那是神秘宗教笼罩下的神圣气息。藏传佛教徒认为,转一次经筒就等于念一次经, 一个人只有转上万次以的经筒才能洗掉自己身上的污秽和罪孽。所以只要有空,他们就会转经。 转经一般是绕着寺院、神山、圣湖转,不但自己转,还可以帮别人转。藏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筒,经筒外表是用铁皮做的,而中间是空心用来装经文的。他们相信的是因果报应,他们看重的不是今生,而是来世。随处可见的转经,让很多人不可思议,我倒是觉得那是一种幸福。信仰让人生如此简单了,而简单就有了快乐,就会感到幸福。好象有这么一句名言----“简单就会幸福。”。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我们沿途川藏公路上,在海拔高处的山口,以及后来的青藏公路上,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我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伊始,手佩护具,腿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不惧千难万苦,沿着道路,三步一磕,或积月、或积年而至拉萨朝佛。相识的人们三五成队,在共同信念的支配下,虔诚地移步而行。磕长头的信徒一丝不苟,绝不会偷懒,减轻劳累,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据说他们心中的圣地就是大昭寺。
    于行进中磕长头的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淹嘛呢叭咪”----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石”(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为难解的佛教术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上身前倾,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对于转经和磕长头对于我们这些旅游者来说,走马观花是绝对理解不了那种精髓所在的。
    大昭寺前的广场上人流穿梭不断,藏民、喇嘛和游客混杂在一起,或行色匆匆,或神态悠然。虔诚的信徒在庙门前匍匐跪拜。我站在大昭寺的庭院里抬头四顾,可以看到被粉饰得金碧辉煌的屋顶和蓝白相间的经幡。在大昭寺里来来回回地转悠,有无数的回廊,一扇扇的门,层层叠叠的庭院,仿佛迷宫一样。巨大的金色转经筒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远远可以望见雄伟的布达拉宫。在转经的地方流连,看着午后的阳光从屋檐下照过来,在地面投射下一缕缕阴影。这里的老外格外多,一拨一拨的,络绎不绝!
    看完大昭寺觉得实在是再没有过多要看的,再转转八角街,还是没有过多的收获,我是一个很难出手的人,由于第二天要到布达拉宫,我们要提前拿号,这里离布达拉宫本来就不远,逛逛就可以到,在大昭寺广场的角上,有一个邮亭生意特别的号,一些大大小小的包裹从这里寄往全国各地,都是一些具有藏族特色的工艺品,唐卡,什么天珠,药呀什么都有,明信片柜台里已经难得看到几张像样的好看的明信片了,问问情况,说五一黄金周明信片都卖空了,刚上班没有去总局取。一位藏族大爷手持缝包裹的机器操作起来甚是熟练!
    在大昭寺和八角街周围乞讨的藏民特别多,感觉他们对钱的渴求,一毛钱也会使他们满足(在这里我郑重声明:本人绝无半点对藏民的不尊重和歧视!),我手上施舍给他们的都是一元的新纸币,但是众多的藏民手上持有的都是一角的纸币,但他们在寺庙里随处垂手可得的钱却分文不取!我想,这,就是宗教的威力吧!
    参观布达拉宫与参观别的地方不一样,首先要提前一天去预定,就是一张纸,上面有参观者的出生年月,到了拉萨能不去吗?再贵也得去呀。好在是过了五一黄金周,参观票不再紧俏,布达拉宫广场也在扩建维修中,在经过北京路的时候,看到了雄伟的布达拉宫,在马路边上,正对着布达拉宫,一排虔诚的信徒在哪里顶礼膜拜,走了一批又一批。日积月累,上面石板的颜色都起了变化,好象是变深了。
    改革的春风吹到西藏、吹到拉萨的时间也好多年了,对布达拉宫的参观管理真是一塌糊涂,不是我有意的贬低他们,看不到一个明显的标志路标,哪里是预定点,哪里是入口,哪里是参观的告示,一切都不知道,一切都需要去问,好在淳朴的西藏人民对我们都非常得热情,不厌其烦的将地址告诉我们。
    照过几张照片之后,我们便绕到布达拉宫的出口处,在那里很顺利地拿到了第二天的预定票,就是慢了一些,前面两个当地拿团队票的耽误了少许时间。前面说过预定票其实就是一张纸,身份证什么的都不是必备的要求,也许旺季的时候需要。仅仅在什么写了些出生年月,那个写字的藏族女的办事的速度很慢,汉字写的也是稀乱,估计藏文写的不错。我想要是在内地,就她那种素质早就洗了睡了。
     转悠了大半天,购物上面没有过多的收获,实在是对不起拉萨人民,也对不起曾经指望我的卉研同志,她指望我给她带一点特色藏饰品的,哪里知道我一个也看不上,要是应付她岂不太不认真了。回到住处,准备准备,为第二天参观布达拉宫养养精神。酒店的服务员非常培训有素质,每天当我离开酒店的时候,他们就说好走,每天当我们回到酒店的时候就说您好!我们都觉得待遇好高!
    酒店旁边的一家四川菜馆是我们在拉萨期间的主要吃饭的地方,早中晚都有!老T对餐馆的稀饭也就是粥很感兴趣。旁边还有一回族人开的小百货店,里面兼营的电话很便宜,长话每分钟2毛钱。好值!在她的店子电话消费了好几元。
 

 

[此帖子已被 新浪潮307 在 2005-6-14 16:50:11 编辑过]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拉萨小记--大昭寺与布达拉宫

 

[此帖子已被 新浪潮307 在 2005-6-14 17:26:26 编辑过]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9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征服,只在路上
         -----2005.4.30-5.18 滇藏-拉萨-珠峰-青藏速记

                                   九

D10 (五月九日)拉萨(布达拉宫)-山南(泽当)
    我们预定票的进门时间是上午的八点半,一早我们就收拾好出发了,住处离布达拉宫不远,很快就到了,老T停车花了一些时间,从停车场到入口处还有段距离。
    布达拉宫里面都在大规模的修缮中,看那架势,国家肯定又花了不少的银子,但是门票不能说以修缮就降价,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参观,依旧老价,太不合理!
    巍峨?庄严?雄伟?神圣?好象用这些词来形容布达拉宫都还不够。参观布达拉宫,先得爬上一会高高的台阶。早上的时候,为了赶时间我和老T都没有吃早餐,匆匆忙忙的带了一些饼干就走了,没有到达售票口,我们都有些累了,走一走,歇一歇,卖票的地方里面坐了几个藏族工作人员,清一色的女的,在要求他们给我们找一讲解员时,只说多少钱,爱理不理的,一个一个用我们听不懂的藏语交流,半天也见不到究竟时谁出来给我们讲。
    等了一会,才见到一讲解员出来,这是离我们交钱的时间快过去了十多分钟,已经不耐烦的我们也懒得和她们计较了。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重建的以白宫为主体的布达拉宫,成为历世达赖喇嘛驻锡地和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十七世纪九十年代扩建了红宫,二十世纪增建部分建筑,形成今日的规模。最高殿宇海拔3700米,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
    在西藏,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色彩归纳分类,布达拉宫就是集中的代表。红、白、黄组成了宫殿外部的明亮颜色。白宫围绕着红宫东西向排开,红宫居中,主次分明,色彩和谐,层次分明。白宫是达赖的寝宫,红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殿,分别是“政”和“教”的象征和代表。红宫上的金顶反射着太阳的光芒,金光夺目。白宫的白色象征恬静、和平,黄色的金顶象征圆满、齐备,红宫的红色象征威严和力量。布达拉宫落错叠压、复杂错综的建筑设计,也给准确的计算带来了难度,以至于直到现在,宫内依然不断有新的房间被发现。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其中安放着五世到十三世(六世除外)达赖遗体的灵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金碧辉煌。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3层楼高的大金塔,仅此一塔就用了11万两黄金。白宫高7层,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
    唯一在布达拉宫中没有灵塔的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尽管充满争议,但布达拉宫内还是保留了一尊他的塑像。在上师殿(喇嘛拉康),正中供奉的是格鲁派宗师宗喀巴的塑像,两旁为六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塑像,北侧面容清瘦、书生模样的塑像塑的就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布达拉宫里面的确是金碧辉煌,布达拉宫里的财富很惊人,那些财富是虔诚的藏民和我们这些旅游者以及中央政府的投入造就了布达拉宫的今天!布达拉宫的价值的确无法估量,里面好多地方都有武警把守;游人和藏民在佛像前贡献的钱币不计其数,包罗了世界各国的货币;酥油灯里藏民添加的酥油满满的,有的藏民或喇嘛用勺舀出来放在一边。原来他们随带的暖瓶和塑料袋里面装的就是酥油。
    可惜里面不许照相和摄影(如果你肯花大价钱当然可以),有的地方黑乎乎的,金顶在维修没有开放(据说开放的时候花10元钱可以上去),珍宝馆也没有见着,红宫和白宫都基本上都开放了,主要的部分基本上都看到了。
    从布达拉宫出来,强烈的阳光照得人撑不开眼睛,转到前面停车的地方都要花点时间,你必须要有好的耐心,同时要有好的体力,最好学着不要说话,那些卖藏饰品的妇女纠缠你没完没了,一旦你开口,甚至还价,她就不停的缠着你,让你左右不是,在我走出好远之后,她们还执著的追过来,这个时候的我只有用百米的速度冲向停车场,让我很是伤体力!
    饶不过那些人的纠缠,老T还是买了两个小的转经轮。咳!没有办法。在车边等了好久都没有见到老T过来,天气又很热,我只有回到刚才的地方,好家伙,一个一个悠哉游哉的喝起了两种口味的酥油茶,甜的和咸的。居然在喝茶的时候还看到一街边的表演,是一藏族女的舞蹈,看上去有点象印度人种,舞蹈不错。老T代表我们送上了点小钱,之后大家都说跳舞的身材真好!
    由于布达拉宫广场的扩建中,我只能和老T在停车场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交停车费1元后离开。此时的时间是上午11:20分。
    和往常一样,吃饭、加油后13:50前往山南。天气依旧很好,阳光很强,每到需要下车前,都满满的涂上防晒霜,沿318国道向贡嘎机场方向走,到曲水左转过雅鲁藏布江大桥(印象中是雅鲁藏布江泽当大桥)去贡嘎机场方向,我还打趣地说,怎么成了江泽当大桥,在前进的过程中,看见一条新的机场公路正在建设中,也许过了今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一个献礼工程),这条机场路就修建好了,那时到机场就不用饶那么大的一个弯。这个献礼工程与布达拉宫广场的扩建一样都是带有政治任务的献礼工程。
    过了贡嘎机场,那哪里象是一条机场路,有些地方和内地的乡下公路一样,道路颠簸,灰尘满天,两边的破旧房子与机场的风格完全格格不入,使远道而来的中外游客一出机场就大有扫兴的滋味。庆幸的是政府已经在做改造了。
    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前进,江面不宽、估计是没有到雨季,江边有好多的树在生长,风光非常好。从道路的成色看,老T说着肯定也是一条新建不久的路,考虑山南是湖北、湖南、安徽援建对口省份,老T说,这条公路说不定就是这三个省援建的哟。
    在山南,我们决定只去看两个地方,一个是雍布拉康,一个是昌珠寺,其他的桑耶寺老T说大体上和其他的寺没有两样。我们想也是。
    16:25到达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位于乃东县东南约五公里、雅砻河东岸、扎西次日山的山头上。据说山势象母鹿的后腿,寺建在鹿腿上,因此称为“雍布拉康”(“雍布”是母鹿、“拉”是后腿、“康“是宫殿)。寺的规模很小,但耸峙山头,居高临下,十分壮观。
     雍布拉康传为西藏最早的建筑,最初并非寺院,而是早期雅砻部落首领的宫殿,它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相传是苯教徒于公元前2世纪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后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五世达赖时该为黄教寺院。
   雍布拉康建筑可分为三部分:
    一、碉楼式建筑。位于整个建筑东端正中,即传说中聂赤赞普所建的最早建筑。高11米,南北长4.6米,东西宽3.5米,上小下大。外观似为五层,内部实为三层。第一层为1.2米高,0.6米宽的通道通往一层殿堂的须弥座后,二层有小门通二层大殿顶部,第三层原有五世达赖时的所加金顶。这座建筑墙壁厚重,内部狭小,一层仅2.28平方米,二、三层也不过4.18平方米,不可能作为三十余代赞普延续使用的宫殿,早期还应有较大面积的宫殿建筑。这座碉楼式建筑作为晚期宫殿建筑的一部分遗迹被保留下来,倒是极有可能的。
    二、殿堂、传为松赞干布所建,远有三层,现修复为两层。一层前半部为门厅,大门外有带遮檐的小平台,接折阶十数级。门厅南北6.3米,东西5.2米,原来的四根柱子,现修复为两柱。厅内远无佛像和其它陈设。再进为佛堂,南北6.3米,东西9.3米,八根柱子。东半部沿三面墙筑有平面呈“凹”形的须弥座。原有塑像已毁坏净尽。王毅《西藏文物建文记》记载当时所见,云“殿内中塑三世佛,北壁为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两王像,南侧壁塑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坐像。在两边塑像之外,北塑吞米桑布扎立像,南塑禄东赞立像。藏桑布扎之侧还塑有文殊像及长寿三尊像,在禄东赞之侧,则有木制神舆。殿前置有佛橱,上下置放释迦小像十一尊,殿内除中间的三世佛及吐蕃王、王后、王臣等九尊像外,其余都是后来加进去的。早期九像造型极精美,塑法浑厚朴素。如释迦面部宽而短,眼较狭长,两耳偏上,这是西藏早期雕塑手法特点”,据原来寺里喇嘛回忆,佛殿南侧绘有二十度母,北壁有浮雕二十一孜达玛尼度母和八药王像。
    二层法王殿亦分前后两部分,原前部为南北两间,北间为空房,南间为楼梯间。后半部大小同底层佛堂,殿后壁中置一多格佛橱,内有弥勒、宗喀巴、大佛母、莲花生、文殊等铜造像多尊。前面为一护法神橱,再前则是四个金刚菩萨像。右壁有一列经架,置有《甘珠尔》等经书,壁画中表了拉妥妥日聂赞时,从天上降下来的经书、塔等佛物的故事题材。文革时,三层以上整个被拆毁,现经修复后的二层有了较大的改动,前半部为三面环绕矮墙的平台,后半部为带天井的回廊。
    二层以上原有第三层,前半部为平台,三面为矮墙,后半部为一带天井的小廊院,后廊有小门通入碉楼式建筑中,这次修复,未重建第三层。
     三、僧房及附属建筑。殿房的南侧为僧房,一层门厅东南角有一门,出门后折阶西下,通向僧房,其中紧靠殿堂的二层楼为历代达赖礼拜时所居住的卧室,现已修复。
 从山下仰望雍布拉康,非常雄伟。我们把车停在山下停车场,有马和牦牛可以骑,在停车场的边上,有一太阳灶,上面放一水壶,这样的太阳灶在西藏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路口上,一群藏民要我们骑马或是牦牛,有一小头目在那里张罗,老T说还是骑马吧,节省一点体力,讲好价每人上山下山共10元钱,徒步上山估计还是要费点体力的。上得山去没有看见卖票的地方就直接进去参观,快到顶上才有一僧侣叫住我们买票,每人15元。进门口处厚厚的牦牛毡帘和大昭寺以及布达拉宫里面一样,都是起着保暖,防雨,防晒作用的。买票以后上到最高处,居高临下,周围的风光尽收眼底,相比之下雍布拉康显得非常小。从宫殿里出来后,然后围着宫殿转了一圈。后山上布满了经幡。当我们下山的时候,两辆旅行车带来了一大群的中外游客,老外居多。
      从雍布拉康到昌珠寺很近,没有多会就到了,从去雍布拉康的路的拐弯处,我们先已经得知在路口的左侧,因为按照参考书上的路径,去雍布拉康我们一度走错了,大约多走了7公里多,现在变化快,看来不能盲目相信过去旅游者写的图和书呀。但是经过昌珠寺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它太不显眼,不是从寺内高高的经幡看出,我们几乎又要跑过。
昌珠寺位于泽当镇南郊外两公里处的贡日山南麓,由松赞干布主持修建。昌珠寺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是吐蕃时期西藏第一座佛堂之所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昌珠”,在藏语中意为鹰和龙。传说,文成公主初入藏时,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发现吐蕃全域的地形极似一仰卧的罗刹女,极不利于吐蕃王朝立国,须在罗刹女的心脏和四肢建庙以镇之。于是昌珠寺便屹立在了罗刹女的左臂上。而关于建寺则另有一则传说,相传建寺前此地乃是一个湖泊,湖中有恶龙作乱,被松赞干布化身为的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因此将这座镇妖之寺取名为“昌珠寺”,也是为纪念松赞干布降伏妖魔的善行。
    昌珠寺由大殿、转经围廊,廓院三部分组成,共二层,砖木结构。主要建筑是措钦大殿,底层供养松赞干布、释迦牟尼、观世音的塑像。二层殿名“乃定学”传为昌珠寺中最古老的殿堂,主供莲花生佛像。主殿里供奉着一幅当年乃东泽措巴的珍珠唐卡“观音憩息图”,这幅唐卡用了29026颗珍珠以及其它宝石、黄金制成,是一件世界罕见的珍宝。
    据说昌珠寺在建寺初期,还曾有一尊能说话的度母像供在主殿里。另外,在托且拉康殿内,至今还仍保存着一个土灶,上面还放有据说是当年文成公主曾使用过的一个陶盆,我们看有点象是铜质的,我和老T还伸手进去摸过一番,底下非常的光滑,我想也许是摸的人太多了,想想上午在布达拉宫的时候也有一个这样的锅和灶,据说也是当年文成公主使用并留下来的,两者对比,我们觉得这个石质的灶台更象是原件,而布达拉宫的那个好象是赝品!
    我和老T在售票处和里面的工作人员还交涉了一番,我们觉得门票太贵,他们死活不肯让价,我说山南是我们省援建的,这里面也有我们的一份贡献,我们这么远道而来,应该给我们优惠一点,这句话还真是起了作用,我拿出身份证让他们看看,优惠的待遇是专人免费给我们专题讲解近一个小时。还是不错的么!当时得知讲解费用在30元标准。
     回到拉萨的时候,已经天快黑了,老T一直渴望有点可口的粥和小吃,这是我的强项,在快速行进的街道中,我还是没有放过,四川“玉包子”店就是我们当天开心的晚餐地,有趣的是,粗心的服务员在结算的时候少算了我们的,多少不知道了,小插曲一段!
     当日行程458公里。

 

 

[此帖子已被 新浪潮307 在 2005-6-14 17:35:52 编辑过]

喝了党的酒,才知道路线怎么走,吃了党的饭,才知道工作怎么干,用了党的钱,才知道发票怎样填,抽了党的烟,才知道名字怎么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2

回帖

38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24
发表于 2005-6-15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快的上传!!!

桑吉娜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819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5-6-15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位你们可有往布达拉宫赠送一面在路上的旗帜,那在路上的朋友只要去了布达拉宫就会看到的啦!

看得出来这次的游记是一个浩瀚工程,的确非常辛苦,希望不断看到的新的

我这里继续等着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726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1719
发表于 2005-6-15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收藏此帖
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片云,天空是我家,快乐如风般随行......
http://q.sina.com.cn/mayihuwai/bbs/蚂蚁圈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8 10:12 , Processed in 0.2701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