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3|回复: 3

[推荐]甘南旅行指南

[复制链接]

322

主题

1975

回帖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9957
发表于 2005-5-13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南的物产:
藏族手工艺品,保安刀具,藏式毡帽、人参果,首饰、牦牛肉干巴。。。。。还有大量优质天然药材(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镜头的焦点――高原风光、森林、寺庙、湖泊…….:


1尕海:

  在碌曲县境内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尕海草原上,在空旷的天宇下静静地躺着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她就是尕海湖。尕海湖为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丰水季节湖面为一万多亩,枯水季节为七千多亩,水最深处约五米。湖四周为优良的天然牧场,河流纵横,植被良好。有各种珍禽异鸟栖息于湖畔

  藏族人常说:“懂得空灵,雪峰便属于你;懂得静谧,湖泊便属于你。”在甘南大地的万千物象中,高原湖泊称得上是闪烁的亮点,是灿烂的华彩。位于碌曲县境内的尕海湖,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是甘肃省第一大高原淡水湖。湖面呈椭圆形的尕海,在茫茫草原的围抱中,显得格外秀丽清纯。天远岁长,原海湖曾为多少来自皑皑雪山的朝圣者洗去过风尘疲惫,又曾为多少走向草原深处的牧羊人捧出了生命活泉。其实,尕海对于世间万物众生都是一样的慷慨。每每冰融雪化,大地回春,总有一群群黑颈鹤、天鹅、绿翅鸭等珍禽北徒在湖中。难怪有人把这时候的尕海比作“候鸟的王国”。待到暖阳熠熠春风拂过,放眼尕海,水也清清草也清清,满湖碧波漾;鸟也依依人也依依,遍地黄花涌。今天,尕海湖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那自然天成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远方的朋友。

  与尕海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还有碌曲县境内的则岔石林,它是造山运动上升,经流水风雨侵蚀而形成的硅灰岩景观,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上惟一一片大面积存在的天然石林。在全长22公里、面积2万公顷的石林景区里,奇峰异石傲然屹立,神秘的组合,奇绝的造型,向游人讲述着古老的历史与传说。其中的“峡壁蹄印”、“青天一线”等许多景点,都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公格萨尔东征西伐,驰骋疆场的不凡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置身石林,古生物学的奥秘和英雄史诗的神奇弥漫其间,亦真亦幻,把偌大的空间熏染得如同一本多彩的神话,一本厚重的史书,留给万千游人去看,去读。

2郎目寺:

  郎目寺位于洮河源头南部、白龙江发源地,甘、青、川三省接壤地带。此地被称为莲花生大师降伏妖魔之地,今辖于碌曲县郎目寺镇。郎目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公元1747年,年届七十岁的他应家乡人民再三请求,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即创建了郎目寺院。之后,郎目寺历世活佛继承弘扬第一世赛赤活佛的弘法大愿,个个致力佛性修炼,学问通达,业绩显赫,在整个藏区乃至世界佛教界影响深远。

  郎目寺经过历世活佛的创 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活佛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活佛的灵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佛。郎目寺辖有十座届寺和两座静修院,前后有七十任赤哇,1958年时僧人多达500余名,是安多地区闻名遐迩的大寺院之一。

  郎目寺原名“达仓郎木”,藏语意为虎穴仙女。因该地有一石洞,洞中站立一尊婀娜如人形的钟乳石,其名由此而得。相传是莲花生大师来此降妖驯服猛虎,并教化佛法,使猛虎成为善良的仙女化身。而今虎穴依旧, “郎木”身上搭满各色哈达,恰如仙女身着衣裙翩翩起舞。在郎目寺西侧 一高耸石壁上,有一巨型手印,传说,从前石壁有一洞口,与大海相通,海水喷涌不止,村寨成为汪洋。一日来一高僧,见此情景上前猛击一掌,洞口便被封住,从此滴水不漏。如今,那一米见方的掌印历经悠悠岁月依然清晰可见。有山水洞壁为证,这一方风光宝地,更显神秘空灵。

  郎目寺处地空灵,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还有白龙江的源头泛着波光在月夜轻歌……多年以来,这里一直是海外游客尤其是西欧国家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国内游客反而少有人至。

3拉卜楞寺:

  座落在夏河县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滨的拉卜楞寺。该寺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代嘉木样的兴修、扩建,现己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黃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该寺以其规模雄伟,收藏丰厚,历史悠久,憎人众多,而驰名中外,1982年该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有6座经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30院佛宫,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堪称藏族建筑之荟萃。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除佛经,还有大量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图书,大凡有关藏族历、文学、哲学、语言学、修辞学、医药学,以及天文历算、大小因明、工艺美术、冶炼铸造等知识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绝本,是一个浩瀚的知识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上院、 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
拉卜楞寺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态独特的金箔、玉石、象牙、珍木所造的佛塔,以及各种制作精巧细腻、姿态逼真的佛像,大的高达十几米,重达数吨;小的只有两三厘米,轻不过二三两。还有悬挂在室内墙壁、方柱上的唐卡画、堆绣和彩绘,其工艺之精美,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拉卜楞寺终年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尤其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大法会以及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晒佛辩经活动期间,更是人声鼎沸,传教群众和僧侣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此,参与和观看各种法会法舞,古老的藏戏和南木特剧,色彩绚丽的酥油花。而那些不远千万里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和藏文化学者、研究人员便会沉浸在一片独特的藏族宗教文化的浓重氛围之中,尽情领略。

4地理奇观与特异植被伴生的神奇保护区---则岔:

  碌曲县拉仁关乡境内的则岔沟,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风光的迷人景地。这里山势巍峨陡峭,石林屹立,流水清澈,林木葱郁,有珍禽异兽栖息出没,其景色之神奇秀丽令人叹为观止。1992年,这里被列为我省重点自然保护区。
  其实,从碌曲县城通往则岔的50公里路,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夏日,乘车行进在与洮河水相伴的公路上,你会看到山环水复,花红柳绿;看见青山碧水间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和绿浪滚滚的青稞地,其色彩之浓艳厚重如西方油画;你还可看见河畔古柏苍松的浓荫下三三两两的藏式板房,炊烟袅袅,民歌悠扬。景明人和,气象万千,令你一路赏心悦目。

  行至30公里处,车要弃洮河而向南拐,这就是进入则岔沟的路。车路是近几年铺设的,溯迭宕婉蜒的则岔河而上,两旁山高崖悬,松柏苍翠。与公路平铺的芳草绿茵,各色小野花探头招手,星星点点的蘑菇点缀草丛中如白玉似珍珠子不由使你要下车采撷,目不暇接中,行程20多公里,真正的目的地——则岔自然保护区就到了。

  则岔,藏语意为羚羊寓,又是部落名。伫立沟口,石林王国的门户——石门就遥遥屹立在前。

  小心翼翼地扶壁穿越于百丈高深的石门栈道上,脚下是湍急汹涌的则岔河。抬头仰视崖顶一线蓝天上,云飞鹰旋,如坠万壑深渊,惊心动魄。

  进下石门,便走进了千奇百怪的石林世界,走进了著名的藏族史诗中。这里每一个景物都印记着英雄格萨尔的故事。这些故事传说与自然奇观交相辉映,意趣夺人。相传,当年格萨尔王降妖除魔时率大军征战,路过此地,前进的道路被石崖阻挡,他便抽出宝刀当崖一劈,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石门。又传,刀劈石峡后,峡缝太窄,大军仍然无法顺利通过,于是,格萨尔放下坐鞍,飞身上马奋力一蹄,拓宽了崖缝。那留在百丈石壁上的马蹄印千年不化,至今清晰逼真。

  石门内地势豁然开朗,各类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石峰林立着,有的象一群仙女联袂歌舞,有的离群独立高耸入天,有的壁立如屏,羚羊也不能挂足。散落于青山碧水间的各种巨石有的象龟,伸头引颈;有的象骆驼,驼峰毕现,还有的象天狗仰天而吠;有的象将军在运筹帷幄,有的象身披袈沙的高僧盘坐于山隅歇息。传说,这些象形怪石,都是格萨尔王点化而成的。

   传说毕竟是传说。科学地讲,这些奇石怪峰是地造运动的结果。大约在两亿年前,这里曾是汪洋大海,随着印支期、喜马拉雅期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褶皱断裂,地壳上升,加之流水侵溶,风雨剥蚀,便形成了这奇特的地貌景观。

  当然,石林中的各类形象不是人工雕琢的,不是固定的,它往往因观赏位置的不同,晓霞暮霭的变化,尤其是因每个人的不同想象而变化的。

   漫步于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的魔幻般的世界里,不由你神思飞扬。浮想联翩。

  除怪石奇峰外,这里还有两个洞穴妙不可言。一个是被当地藏民称之为“德茂去乎奈”的仙人洞。此洞纵横约六十米,洞壁上有光怪陆离的各种图案,以及悬垂于洞壁上的传说是白度母的华盖、大象的肝肺等化石。另一处在一个巨大石壁下。据说这里曾有一个和尚效法佛祖在这里面壁坐禅,苦修正果。

  则岔自然保护区内最高峰海拔4300米,最低处海拔2900米,落差达1400余米,景区全长22公里,面积达2万多公顷。该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形成了独特的而又比较完整的原始植被垂直景观:最低处是疏林灌木草地,再上是圆柏、冷杉、紫果云杉林莽,再上又是温性灌丛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再上就是寸草不生的冰封雪裹之顶。层层叠叠,多姿多彩,尤如一幅立体的自然风光图。

  这里,春草冬雪并存,森林与草场交错。由于这些自然生态特点,这里高山森林动物和草原动物同生共存,构成了山地森林草原动物群,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动植物研究基地

行程安排:


◆ D1-D2:乘火车从武汉出发至兰州,
◆ D3:当晚住兰州(吃当地特产羔羊肉,有一家在兰州歌舞团附近的不错)
◆ D4:包车去夏河拉不楞寺中午左右到达,拉不楞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经学院,黄教四大主寺之一,拥有藏传佛教最长的转经桶街,如果一次完正的转下来,在佛教中相当于一次小朝拜。在其附近就是著名的桑科草原。(也就是拍摄天下无贼的外景地)夜宿桑科草原,感受漫天繁星的第一夜。
◆ D5:早饭后转经筒。然后出发150公里(213国道)到达碌曲县城,可到藏餐馆品尝当地著名的藏包子、血肠、酸奶子等。饭后去则岔石林自然保护区(开车两个多小时,此地去年还不通任何方式的通讯)下午两点左右到达,进谷,我们住宿当地唯一的位于峡谷东侧的疏林地带的渡假村。
◆ D6:半天峡谷内行走,(不用背包,我们没有从这里穿越到四川的时间)峡谷内的高大石林,植被,小溪,开阔安静的山坪――美的象梦一样 午饭后开车去著名的甘川边界的郎目寺当晚宿营地选择白龙江峡谷畔草坪。
◆ D7:早晨游览郎目寺,观山中坝子袅袅炊烟,跨过白龙江上游第一座桥
我们可以看到两条源头分别从四川和甘肃境内流出,在桥边合成一股,不远处的标志就是一脚跨两省的界碑。缓缓上坡,我们在朗目寺前可以观看盆地的全景。东面是仿佛美国大峡谷地貌的平顶山峦,北面是有一层层独立建筑构成的寺庙,庙后的山上是暗绿色的松柏,再往上的山顶就是天葬台,南面是村落属四川管辖,村落里既有日月标志的清真寺也有佛教的朗目下院,在村子东南的山冈上曾经有一座天主教堂。朗目寺就因为外国教士回国后写的文章而驰名国际,据介绍每年来这里的外国人的人数超过来这里的中国人的人数。至今当年外国人留下的混血后代还生活在这里。。。。。。午餐后,开车游览尕海高原湿地保护区,住临夏(住宾馆,洗澡,购买回族手工艺品,刀具要邮购不要随身携带)
◆ D8:上午在小麦加临夏自由购买回族、藏族的手工艺品银器,刀具、药材、食品、佛教工艺品,午餐后回兰州乘火车回武汉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637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0305
发表于 2005-5-13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份谁组织走一趟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814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5-5-13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呃去过 呃不知道能不能组织类似徒步的方式成行?

自驾车去如何?各位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038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092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5-5-13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自驾车去的,前年,当时路巨烂,同行的一辆霸道拐弯时翻了,幸好人没事

不过现在路应该好多了

 

户外就象一面镜子,照出大千世界的满天神佛,魑魅魍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7 21:29 , Processed in 0.0431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