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据在网上搜查相关翘嘴的适合温度了解到:翘嘴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摄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繁殖水温20-32℃。- ]* r$ |! a+ k$ x! i2 r
2 v K n0 j9 o6 l
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出,翘嘴是一年四季可以路亚的鱼种,在它生活的水域,整个水体水温最高不可能高于36℃,只要没结冰可以抛竿,就不会低于0℃。是不是就是下杆就有收获呢,肯定不是。
& }6 i, d0 N1 J- X
1 T5 B: K8 z& ]( S/ n* l一、不同水体的水温特点, \3 U7 z" Q- v2 ~5 m1 {' \2 Y0 b/ S/ Z
江河、水库等,都是翘嘴的天堂,但这些水体的水温特点不一样。: Z+ H/ P4 d C7 A2 F4 {) ?$ Q# Q
* R8 |! C% D+ P
' [, M- q3 J) P- r$ t6 b
; s/ k& A$ E% i0 v' a1)水库湖泊8 D0 t w- `6 ^; E# G* f
A.灌溉型-分层水温
5 P# _: d5 L) d' G9 d
% q9 ~* a, W% |! y灌溉型水体,一般是蓄水,放水灌溉农田的功能。进水和放水的过程比较短,水量也不会很大。水体很稳定,气温的升降,对水温影响是主要的。但水温的升降速度,明显滞后于气温。, X# P7 W. \3 b0 _
; O4 |5 R. _* w% Z$ }
每年5-10月,水温最高,水表温度明显高于水下温度,分层很明显。特别是盛夏,水表温度很高,进入夜晚后,才慢慢降低,这有时需要好几个小时。
1 N% F, ?; L9 ?1 C7 ~7 ]
; B- I) r1 A7 C X- _) z; F每年11-次年4月,水表温度和水下温度差异相对小点,虽然也分层,由于水体整体温度比较低,所以比较恒定。2 w; b" E+ A/ s6 o# l5 l$ e4 P
3 f, o3 b8 b* Y! z3 J
进水时,会在进水口形成径流型混合水温,但面积不大,进水完成,就恢复到分层水温了。( q! T# G% ]' y- R0 h1 @
) @: ^! g& T' Y, V8 vB.径流型-混合水温5 E" ]7 L. ~0 m( V
0 r6 k6 @8 }0 `6 ~5 {# P
径流型水体,一般本身是河流,建了大坝后,水位上升,形成的湖泊水库,一般会有发电或者调节水位的功能,水体不是稳定的,而是流动的。) o( D! v2 A Q' Q3 t% P+ d! n
~2 g) ?" j9 M' p$ w- z$ j( K气温对这种水体的影响,肯定也是主要的,但由于新鲜水流的加入,大坝放水,整体水流的移动,还有暗流等因素,水温分层不明显,随时在变化,也就导致了整个水体上下层的温差小,水温只是整体随季节升降。8 r& b( H7 `4 o q9 B8 f- @
- U$ ^; I- Q. ~- U8 Z在无进水的小型库尾,也会形成分层水温,但在整个水体中的比例很小。
& t* j q. G; _1 k: h
* y: `. r0 X1 i OC.河流& }$ g) D* |9 J/ }4 X
河流,参照径流型水库,肯定是混合水温。/ @! e+ R6 u2 i! z
( o: {+ {7 V% N! M6 [
二、水温对翘嘴活动的影响/ |! g! K+ R0 M$ w% S
比较恒定的水温,对翘嘴是很有利的。它们会尽量呆在恒定水温。而不愿意花力气去改变体温去适应另一个水温。7 M0 O1 P5 x0 c+ }; `. u
3 I: Y% d2 n, p8 n3 d比如灌溉型水库,夏季白天,水表温度为28℃,水下5米为25℃,水下10米为15℃,这时翘嘴就呆在5-10米左右,它不会为了到水面去,而把自己体温升到28℃左右。到了晚上,水表温度降下来了,和水下温度差别不大了,翘嘴活动范围就广了。* m5 `+ Z: h$ g: v d
4 h4 v! ?5 E, ~" z; M9 ], j径流型水库和河流,不管什么季节,什么时间段,水体上下的温差并不大,翘嘴的活动范围就比较大。说简单点,水体上下层水温差异小,翘嘴就比较活跃,差异大,反之。
m( Q* S1 x# ~* a0 @. ] % h2 S: F% y' X7 @5 k5 j1 _0 {5 d
一直在说路亚翘嘴,特别是白天,要找准水层,你只有找到它们呆的水层,才能路到。
! n1 a8 s4 `+ {) p }) a1 ?
; o# ]* s' k5 f; ^3 q7 Z6 l三、水温对翘嘴窗口期的影响" E, z4 ^: ^8 V) L' h
河流和径流型水库,由于是混合型水温,翘嘴的窗口期比较准时,比如在某个季节某个标点,它们会很准时的炸水扑食。但这种水体的窗口期比较短,一般就持续30-50分钟,天刚黑就来了,吃饱就走了。, L& p4 b, y" \" P* a
1 J) o5 s$ o: K$ M8 H8 ~7 i$ i灌溉型水库,在水温高时,上下分层明显,天黑了,水表温度一样很高,在有点标点,翘嘴的影子都见不到。等到半夜以后,水表温度降下去了,翘嘴才来。但在大型浅滩,由于水浅,降温快,翘嘴会比较准时到来。在水库的荫蔽处,本来水表温度就不高,翘嘴窗口期也比较准时。
# r6 v1 ~; u q5 V7 m3 J
! W2 ~' h$ c( e" r7 s四、针对不同情况的分析5 r+ i* r) o8 R6 P
很多钓友问翘嘴的问题,我在这把与水温有关的问题整理一下,大家讨论。4 M& f1 n7 y3 M- U
( {+ W' q+ J; W0 p3 CQ1:看你的帖子,每个季节每个时间段,都可以路亚翘嘴,对吗?
8 m K* l3 H$ Y3 M0 ]/ M
) K# N r2 b1 q1 N回复:理论上是的,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找到翘嘴呆的水层,就可以上鱼,但这是个很大的课题。需要大家去摸索。' Q: U# k. V8 b" H+ X. K$ I
+ p1 y3 J) i3 ~; c
Q2:翘嘴窗口期为什么是拂晓和傍晚?! r8 M6 h0 }/ g% e% R& Z
9 [( c% \" V: H" W. t0 M" o回复:窗口期,也就是指我们能看到翘嘴在水面扑食的时间段。但不是非窗口期,翘嘴就不扑食,它在水下扑食,你看不到而已。拂晓和傍晚,天色较暗,但又不是完全看不到,对于翘嘴这种眼睛很发达但是不喜欢强光的鱼类,这是最好的进食阶段。所以会出现我们所说的窗口期。9 u) F. @ C" M( E
5 H9 p' n; Y" u" H2 \1 } M* L( `/ S% T: zQ3:看了你冬季白天路亚翘嘴的帖子,也真是路到了,夏季,却只有玩窗口期了,白天找不到鱼了,夏季白天不行吗?1 o# O9 g1 g! V; S
& J1 ?8 x1 J9 y# ?+ [
回复:冬季,翘嘴白天的标点相对要好找点,夏季,水温升高,翘嘴活动范围大,的确不太好找。而且光照强烈,人也受不了,叫我这大太阳白天路亚翘嘴,还真是没这个恒心。可以在背阴处搜深水,树荫下多试试,还是有收获的。. g, Z+ n6 M# V; \
- x+ H) v6 u% ^Q4:有的地方原来炸水好好的,到了冬季傍晚,就风平浪静了,鱼呢?
: b* ?, ~! V: E" T E
. Y8 u' p9 R! ]% a2 B$ I. O- n回复:这种情况,我一样遇到。我知道窗口期变为拂晓了,什么原因,我还说不出来。而且天气越冷,拂晓炸水越凶,翘嘴个体越大。一般持续20分钟到半个小时,要做好准备,抓紧时间,要不就是听听炸水而已了。
/ h, v' E/ n' }6 @
& H# @( F% ]% z! x; {Q5:白天翘嘴打猎,是怎么回事?不是白天不到水面吗?有时用水面系的饵,翘嘴也会攻击呀?$ A5 S, s; E9 g6 ^* e& `5 s. d
6 f# Y( ?3 ?* Z6 w( |回复:白天打猎和白天攻击水面系的饵,一般发生在径流型水体。灌溉型水库也有,但一般发生在比较荫蔽的涯边。翘嘴不是呆在水面,而是呆在水下,看到小鱼或者你的饵,才冲上来的,攻击完成,又下潜了。
4 ~3 e% e! O r 6 ?) A9 v; O2 R$ u5 @9 z
Q6:夏天,看到一群群翘嘴在水面慢慢游,就象在晒太阳,怎么回事?能路亚到吗?为什么我的饵,它不吃?9 N. t4 Z- N/ D0 r# h$ q
$ ]0 T" F) ?# E9 B
回复:这一般发生在径流型水体的缓流平水区,而且翘嘴是在繁殖期,水面的温度,明显高于水下,也就是水面温度已经达到翘嘴繁殖的适宜温度。这种情况,翘嘴攻击性不强,可以用反应饵快收快抽,下口几率比较大。
1 V- _# x+ q9 Z. Q; I
/ I9 W# w& A4 _* k7 ` |
|